農村再生 富豐社區雕出生命力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農村再生 富豐社區雕出生命力

2012年07月04日
摘錄自2012年7月3日中央廣播電台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農村再生條例」自2010年正式實施後,農委會水保局便積極推動,希望打破農村長期窒息性發展的瓶頸,經過2年多的推展,已展現初步成效。以台東富豐社區為例,「農村再生計畫」便替社區注入生命力,發展出木雕、編織產業,不僅保存了原住民的傳統工藝,也創造了屬於自己的部落產業。

台東富豐社區(石三部落)原本跟其他沒落的部落一樣,年輕人力流失,部落裡只剩下孤獨的老人、流浪狗;但富豐社區接受農委會水保局的「農村再生計畫」後,藉由人力培根計畫及農村再生課程,成功凝聚部落向心力;八八水災帶來的大批漂流木,也意外開展了富豐社區的木雕產業。

一手推動社區再生的富豐社區部落主席宋博芳表示,透過「農村再生計畫」,富豐社區發展出木雕和編織業,所得盈餘還可以照顧社區老人。他說:『(原音)因為我們原住民不太會賺錢,都在外面賺錢,賺完錢都不會拿回來,所以他們的老人家都沒人照顧,我們想說社區有能力能照顧多少就多少,就幫他們送餐,過去量血壓,照顧一下。政府的資源給我們一點,一點點錢,把它做好,然後做更多事情。』

從阿美族山刀、木雕燈籠,到編織皮手環、月桃葉包包,以及傳統阿美族的生活編織器具,富豐社區的「再生」不但發展出部落產業,也同步保存了部落傳統技藝,成為附近其他部落農村再生的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