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牌即將啟動北極海域鑽油 國際捕鯨會議緊盯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殼牌即將啟動北極海域鑽油 國際捕鯨會議緊盯

2012年07月05日
本報2012年7月5日綜合外電報導,沈瑞筠編譯,蔡麗伶審校

第64鑽油平台。美國德州墨西哥灣其中一個威脅海洋生物的離岸鑽油設施。(圖片來源:Michael Sutton / WWF-Canon)屆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年會7月2日在巴拿馬召開。人類活動正對鯨豚造成巨大的壓力,各國政府預定要討論數個對海洋造成威脅的議題:如石油與天然氣開採、導致許多鯨豚瀕臨滅絕的漁業混獲問題、鯨豚保育議題如設立禁漁區等。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代表團團長Wendy Elliott表示,IWC各會員國準備好要好好老論保育議題,呼籲這周的會議裡,我們應該將保育放在首要及討論的核心。他指出,現今對鯨魚主要的幾個威脅包括海上鑽油、商業捕魚等產業活動,這些行為需要加以規範。這個禮拜,是IWC各國「展現他們在領海及公海對鯨豚保護議題出力的領導力。」

石油及天然氣的開採

根據WWF得知的消息,石油業巨頭殻牌計畫最早7月開始在阿拉斯加外波福海(Beaufort)及楚科奇(Chukchi)海域鑽油,這可能成為美國北極海域大規模石油開採的發軔。

WWF指出,北極圈嚴苛的環境,包括驚濤駭浪、猛烈的風暴、冰冷的海水和永夜期間的黑暗等,但目前的漏油應變程序皆不足以應付這些,也不存在可於上述條件下處理漏油事件的技術現。

過去曾有超過20萬頭藍鯨生活在南方海域,但20世紀大量下降後,現今約剩下2300頭。(圖片來源:naturepl.com/Mark Brownlow/WWF)在俄羅斯遠東海域也有相似的例子,石油公司計畫在靠近極度瀕危的西北太平洋灰鯨覓食區興建新的離岸鑽油平台。目前估計西北太平洋灰鯨只剩下26隻具有繁殖力的雌鯨,而富含石油的薩哈林島周邊海域是牠們能教導幼鯨覓食的唯一場域。

鑽油平台所產生的噪音是人類可在海面下製造最大的聲音之一,震動測試氣槍所產生的爆炸脈衝可以擾亂鯨的行為,甚至導致他們的死亡。

搶救最小的鯨魚

在紐西蘭北島西岸,毛利海豚躍出水面 (圖片來源:WWF-New Zealand)紐西蘭毛依海豚及墨西哥小頭鼠海豚,受到保育團體高度關切。這兩種極度瀕危的鯨類因漁具纏繞(混獲)而瀕臨滅絕。每年估計因混獲而死亡的鯨豚總數約有30萬隻。

據估計,超過一歲的小頭鼠海豚剩下不到200隻,而超過一歲的毛依海豚只剩下55隻。為了拯救牠們,WWF呼籲在牠們的棲地立刻停止使用流刺網。

冰島長鬚鯨狩獵

冰島可能重新開放獵捕瀕危的長鬚鯨,也令保育團體關切。WWF呼籲冰島政府堅持國際協議,繼續延長「商業捕鯨暫停禁令」,並承諾永久禁止商業捕獵。

鯨魚禁漁區

一項在非洲及南美間的南大西洋設立鯨魚禁獵區的提案在本次會議中提出。WWF敦促各方支持該項禁獵區提案。此區由於賞鯨活動穩定的增加,提供了生態旅遊收入,除了當地社區受益外,也提供了研究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