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傳奇--小島的守護神 | 環境資訊中心
離島圓夢曲

風中傳奇--小島的守護神

2012年08月08日
作者:張姿慧;圖:HOZAYA創意工房

話說鄭成功在金門島上伐木造舟,使得森林綠景驟變。東北季風一吹來,黃沙滾滾的年代裡,居民深受風害,生活極為艱辛。為免於風災之苦,人們就在村落口設置風獅爺,作為「鎮風止煞、祈祥求福」的象徵。

自此,有獅的威猛、神的性格、人的靈性隱喻於一身的風獅爺,便以各種樣貌駐守村落,肩挑阻擋風沙、掃除惡運、僻佑土地萬物的重責大任。時至今日,祂不但成了金門當地的守護神,也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資產。

小村的風獅爺

我們村裡頭也有兩座風獅爺,一座在廟口旁,另一座在某處的民宅前。兒時經常和一群玩伴在廟口附近風獅爺旁的廣場玩耍,頑皮的男孩們有時興致一來,就坐騎在身上,將祂當作馬兒般使喚,其它人則站在一旁吆喝吶喊。大人瞧見了,總是對著我們遏阻,因為在他們眼裡,那是不容冒犯的神。

懂事後,每一次,村子裡頭有祭典,母親總會準備一小籃的糖果餅乾,差我說:「拎去拜風獅爺公。」風獅爺公(閩語)這個逗趣親暱的封號,是我們全村居民對祂的尊稱,也是集體共同的信仰。

在每回我被迫參與祭拜的時刻裡,從村人虔誠跪求的神情中及叩謝還願為風獅爺穿上披風的同時,我彷彿看到了那些傳說及神跡在眼前顯現,漸漸地在我心中,也對祂留下了一個神祕的敬畏的想像。

村裡的習俗照舊,只是,成年之後,我不再拜拜了。這尊從小伴我長大的風獅爺,此刻,在我眼裡,就是一座自明朝留下來的古物景觀,不動如山的穿越時間長河,走過貧瘠、走過戰火,一起隨我們來到了太平盛世。

反倒是,開放觀光後,我偶爾會遇到零散的背包客,拿著相機出現在廣場前,對著風獅爺注目許久,然後好奇的按下一次又一次的快門。我見了這景象,總是訝異萬分,忍不住想問,他們是如何找到這個偏僻遙遠的小村。

圖:HOZAYA 設計工坊圖:HOZAYA 設計工坊圖:HOZAYA 設計工坊圖:HOZAYA 設計工坊

風獅爺的特徵

金門島有五個鄉鎮,總計約有八十尊的風獅爺,其中分布在我們金沙鎮的就有五十多尊。每一個村落的風獅爺各有不同的樣貌及特色,除了捲髮、大眼、寬鼻等共通元素外,每一尊的表情及神韻都不盡相同。

其姿勢有坐有臥,有蹲有立,有的高大威猛,有的小巧可愛,每個造型也各有不同的意涵,大口是象徵吞噬風沙鬼怪;頸繫鈴鐺,具有警示作用,葫蘆造型的雄性特徵,則有僻佑人丁興旺的意涵;手持各種祥物如古幣,代表財運亨通,帥印則代表加官進爵、綵球則象徵有求必應等。仔細探究,饒富趣味,這也許是吸引那麼多「尋獅客」前來造訪的原由之一。

風獅爺是島嶼獨特的信仰,也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人文風景,祂的身上充滿著各種耐人尋味的典故,有機會來到金門的話,不妨多看祂幾眼,多聆聽幾個故事。

守護與創新

自開放小三通後,大量遊客湧入、台商進駐、房價飆高,純樸幽靜的金門島嶼此時正面臨開發的衝擊,許多珍貴的傳統文化、戰地文化、洋樓古宅及人文資產逐漸在流失,讓不少人憂心忡忡。

有感於此,幾位在金門當地長大的年輕人,突發奇想,想用一種方式護衛傳統文化,他們將風獅爺的圖騰加以設計活化,藉由商品的流通,試圖將風獅爺的典故流傳得更廣更遠,好讓更多人來認識島嶼的人文風采,一起守護這些美麗的資產。

在他們心裡,因著對土地的情感,無不希望歷經時代變遷的風獅爺,可以矗立不朽,繼續訴說祂的傳奇故事。在風中輕輕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