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曲觀察:草原遊牧文化與藏族糧食安全隱憂(下)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瑪曲觀察:草原遊牧文化與藏族糧食安全隱憂(下)

2012年08月14日
作者:余宛如(台灣公平貿易協會理事、綠黨召集人)

藏民飲食與文化與生態環環相扣

藏人的生活非常依賴牛製品,吃的東西包含牛奶、牛油(酥油)、奶酪、乳酪、肉,也會去縣城裡買點青稞做成糌粑,喝酥油茶,或食用麥、羊肉等。

根據我在瑪曲縣阿萬倉鄉道爾加社區針對婦女的訪談,她們最擔心的事情是「擠不了牛奶」(食物的生產)。擠不了牛奶的原因包含草原出了問題,牛沒草吃;或牛吃了塑膠袋、或淋雨發冷生病等。

騎馬放牧犛牛的藏族孩童(莫聞攝) 牛隻走到被隨意棄置的垃圾場上,把塑膠袋當做草吃(余宛如提供)

此外,我也針對男女家務分工做了訪談,他們的分工仍非常傳統,食物的製作多仰賴女性,從食物的生產、製作到消費,藏族遊牧形成一個幾乎自給自足的體系。換句話說,藏人的飲食來源,因為依賴牛隻,所以非常仰賴草原,與自然環境緊密相連 ; 換句話說:不只要有健全的環境、還要有健全的藏族文化,才能確保「藏人糧食安全」。

遊牧文化與草原生態都拉起紅燈

瑪曲草原沙漠化一景但是瑪曲草原現在卻面對嚴峻的挑戰:在生態方面面臨溼地退化、草原沙漠化、草原超載、生物種類和數目減少、鼠害嚴重、水源短缺、河流乾涸、水電開發、亂挖藥材、能源消耗量大、草原垃圾、礦產開發、工程建設。而社會文化方面,當傳統藏族文化接觸到現代化狹帶的資本主義與文化霸權時,自信不足、依賴市場、物質慾望提昇、都市化等...都有可能導致原本的社會結構改變、藏文化扭曲錯置,在這個轉變過程中,首當其沖的可能就是藏民貧窮與糧食安全問題,再者就是黃河水資源的保育問題。

此外,中國在1990年代左右開始推動「包產到戶」的工程,使得許多遊牧民族走向半農半牧、再走向定居,遊牧文化已經逐漸消失。近年中國進一步推動連村治理的牧民定居政策,撥款蓋房舍鼓勵牧民走入市鎮、融入現代化生活。許多牧民也認為唸書最重要,藏童就學還可拿到政府或是開礦公司發放的獎金。

藏族的女性(莫聞攝)在我訪問的對象中,就有一名婦女表示最大的心願,就是小孩能去比較好的學校就讀。隨著越來越多藏童接受教育,我也詢問婦女是否家庭會因此產生外來文化的衝突,他們卻說很少,反而認為學校老師教的都對,她們沒有知識、很落後,應該要聽小孩的話。許多藏民在外在政策的趨力下,逐漸放棄上千萬年的遊牧文化。

環境團體綠駝鈴指出,草原問題成因很多,但依照蘭州大學學者說法,可能原因來自於中國政府推行的「包產到戶」以提高各家收入,各家變得自利與疏離、剝削自然資源增加牛羊的數量、又打破過去隨著自然規律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習慣所造成。因此他們鼓勵道爾加社區成立「自然資源共管委員會」,連結8戶牧民一起試辦「聯合放牧」,草場變成8家所共用,輪流放牧,減少對草場的破壞,以涵養水源、保護土壤。此外,也帶給牧民垃圾回收、處理的概念,減少草原垃圾。另外,綠駝鈴以藏族傳統「神山聖水」信仰,鼓勵當地居民以攝影記錄、認識他們的生活與環境。

藏族孩童(莫聞攝)歷史人類學家薩林斯(Sahlins,1930)曾經在其作品「原來的小康社會(The Original Affluent Society, 1972)」探討遊牧文化時,提出有別於一般認為遊牧文化是低等文化的看法。

薩林斯認為,遊牧體系是「先進的經濟體系」,遠較其他生產模式投入較少的能源與資本,只用簡單的技術與分工、與大自然的資源,就能輕易的滿足需求。而我們過去所知的經濟體系,不過是一個市場體系,市場的問題始於不足,終於剝削,不斷創造需求與物質渴望,卻反而沒有真正的自由。而遊牧則反之,遊牧的終極需求是自由,因為移動,財富就變成負擔,一天三餐變成制約。薩林斯指出:很多人認為新石器時代最偉大的變革是發明農業。但是Hadza種族(位於非洲坦尚尼亞),其祖先拒絕新時代時代的生產變革,保有遊牧以獲得自由。農業的確在新石器時代時奠定社會體系,讓人可以脫離大自然的秩序,但也發明了新的社會階層──貧窮。

薩林斯的看法,也指出現代化可逆或不可逆的大議題,而草原保育的關鍵更不能偏廢藏族的遊牧文化的重視與提昇。面對全球糧食安全議題,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遊牧文化在這個時代,也許更加可貴。(2/2,全文完)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