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斗扎西 用心和眼睛記錄這個世界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人物

尕斗扎西 用心和眼睛記錄這個世界

2012年08月31日
作者:葉人豪

尕斗扎西

走進「崗諾爾美食府」的大門,便被餐廳中特有的藏族裝飾及圖騰吸引住,穿著傳統服飾的服務員貼心地引領大家坐下,送上可以自行調配選擇的花草茶,瓶身註明著各種不同的療效。「上菜了!」送上來的是一道道垂涎欲滴的美味菜色,彩椒豆腐、酸辣白菜、西湖牛肉羹、土豆燒牛肉,融合中國各地的特色菜匯聚於此,似乎意味著「你來這裡,就可以吃到全中國的菁華!」

崗諾爾食府的華麗裝飾這裡是中國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州府合作市,街上藏(圖博)式建築林立,一座高聳的寺宇,街頭穿梭的藏人; 8月天,我和台灣各地與蘭州的環保團體車行到此,在這還在不斷建設中的城市飽食一頓午餐。一位穿著西裝、藏人模樣的人來詢問我們吃的習不習慣,他就是「崗諾爾美食府」的創辦人──尕(ㄍㄚˇ)斗扎西。

用心帶領學童走出傷痛

我們通常稱一家餐廳的負責人為老闆,但這裡卻稱尕斗扎西為創辦人,因為他創辦的不只是間餐廳,更是一個夢想!

故事要從2010年的青海玉樹大地震開始說起,當時的尕斗扎西是學校的藏語老師,也是一個美術老師,教學生畫唐卡(唐卡為藏族獨特的繪畫方式),地震發生後,他看到當地斷垣殘壁的景象,許多孩子流離失所,面對徬徨未知的將來,臉上顯露的盡是無助的神情,於是便和幾位老師商討如何拯救這些孩子。

尕斗扎西老師與他幫忙的藏族少年尕斗扎西和其他幾位老師共同集資創立了餐飲學校,將遠在玉樹、青海、西藏的孩子接過來上課,提供他們食宿,並教他們學習做菜,而他們的學費,則由「崗諾爾美食府」的盈餘來支付。這讓我想起來,剛剛在餐廳的一角,擺滿了以藏文為主的科普教育相關書籍,看似供人翻閱,但內容卻不平易近人,原來是這些學生學習的課本!

餐飲學校與台灣的技職教育相似,採4年學制,學生在三年級時擔任助教,並在「崗諾爾美食府」實習1年。目前學校約有40個學生,15個老師,除了學習餐飲之外,也教他們藏語、漢語、及英語的教學,尕斗扎西提到:「現在的小孩都去大都市上課,反而不太會講自己的母語。」他認為語言是文化的基礎,學母語除了讓現在的藏族小朋友熟悉藏族文化之外,也培養他們與世界對話的能力。

用眼睛拍出藏族的文化

曾經為《戀戀風塵》、《戲夢人生》、《悲情城市》、《魯冰花》、《女人四十》、《半生緣》、《花樣年華》、《不能說的秘密》、《挪威森林》、《乘著光影去旅行》掌鏡的國際級攝影大師李屏賓,2009年於甘南拍攝《西藏往事》時,提到西藏高原的神秘色彩深深的吸引著他。尕斗扎西參與這部片的拍攝的時候,深受感動,也決定一定要自己來記錄這塊他生活的土地。

尕斗扎西的《出路》獲得電影節一等獎(引用自藏人文化網)除了《西藏往事》之外,尕斗扎西也在《靜靜的喇嘛石》、《尋找智美高登》中演出,而由他所執導的《出路》更在今年中國西部大學生電影節中榮獲一等獎。該片描寫一個相貌出眾的美女在讀高中的時候,被當地一個富家子弟看上。富家子弟多次登門向她父母提親,最終嫁給了他。誰知雖然她嫁到了富家,但也難逃磨難與不幸。一次次的冤枉和誤會幾乎令她精神崩潰,她的人格和尊嚴受到了嚴重的侮辱。最後她難以堅持,在一個寒冷的冬天,離開了他家,去尋找傳說中的那方淨土,以求洗清那說不清的不白之冤……。作品講述了被生活擊敗的女子在赴聖路上的所見所聞和思想浮動,闡述了聖地與世俗之間霧裡看花般的關係。

尕斗扎西與我們從合作市,沿著顛簸的200多公里公路,陪同我們到甘南瑪曲大草原,一面觀察草場退化危機,以及認識試圖搶救環境的當地夥伴,也一面分享了許多他這幾年觀察到的變化。面對現在瑪曲所面臨的生態危機,尕斗扎西希望將這些現象記錄下來:「我下一次要拍個環保的紀錄片,記錄現在草原荒漠化的過程,提醒政府重視環境政策、以及當地原住民的問題!」

作者

葉人豪

喜歡爬山、走路,年輕時走了一半的百岳,還跟女友一起徒步環島。現在女友變成老婆,是個要顧家但又想到處跑的猶豫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