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68年頒佈「社區發展工作綱要」以來,台灣的社區發展已經過了將近40年,基層社區的確也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尤其在鄉村社區更讓居民深入瞭解自己社區的文史采風。而在工業化及都市化過程中,都市型社區也逐漸受到重視,使得台灣的社區發展從鄉村擴大到都會地區,各地的社區發展協會則如雨後春筍般地紛紛設立。此外,在推動社區發展的內涵上,也逐漸從人文歷史,演進到城鄉環境,更從硬體的工程建設,邁入軟硬兼施的社區營造。
儘管台灣推動社區發展已有相當長的時間,然而社區發展仍大多集中在生活及生態面向,對於生產面向的產業較少觸及。921大地震後,政府及民間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災後重建,在重建區浴火重生的社區,體認到要使社區能自主運作,除了文史的軟體建設及城鄉環境的硬體改造,更須有新思維及新作法:社區必須推動產業發展。
但究竟是社區產業化?還是產業社區化?仍然在不同社區中產生不同的看法。此二者的最大差別在於誰是「主體」?社區產業化的主體是社區,而以產業作為社區自主運作的手段;產業社區化則是以產業為主體,希望能與產業所在的社區共同塑造社區意識。
一般而言,產業要創造更多利潤必須要著重產品品質的提升及創新,但這種作法在任何空間都可以產生,只要這個空間提供較好的環境。但要使產品能真正有助於社區發展,則推動「社區產業化」時除了強調產品的品質及創新外,更須強調「在地化」。亦即,以社區居民為主體,透過社區主體的協力,除了提供好的生活及生態環境外,由於社區居民有共識,因而得以塑造社區的生活共同體,使產品更具社造意涵──從在地出發,回歸在地;這種作法有別於產業社區化,更有別於一般的產業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的嚴峻挑戰下,台灣要生產優質產品當然必須強調品質及創新,而與社區關係較密切的產業,則必須先提倡產業社區化,讓業者有社區共同體的意識,不過,產業社區化的產業大都還是以營生為主,一旦業者離開社區,產業便無法繼續經營。但相對地,社區產業化由於是以社區為主體,所以不只具備了社區共同體意識,更能幫助在地人創造在地就業機會,甚至提供失業返鄉者二度就業的可能,更能使社區自主運作。
從永續社區營造的觀點而言,要建構自主運作的社區,必須由生活面向及生態面向導入生產面向,而生產面向除了產品品質的提升及創新外,更應從「社區產業化」及「產業社區化」雙向並進,惟有如此,才能建立自主的社區共同體,才能避免城鄉被瓦解,台灣被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