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張 新店大坪林即將消失的歷史聚落與原始綠地(上)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十四張 新店大坪林即將消失的歷史聚落與原始綠地(上)

2012年10月03日
作者:施其陽

編按:隨著捷運環狀線開工、土地徵收與開發,大坪林十四張傳統聚落就此消失,是好是壞?且讓我們隨著作者之筆逐一認識從清乾隆至今的聚落史,當能有更全面的判斷…

十四張開發史  溯自乾隆時代

新店大坪林十四張聚落的範圍,約位在現今新店區的中央、中山、和平等里,東至中正路、中央路,西、南以新店溪為界,北至民生路86巷一帶。

十四張開墾時間,最早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間,從大坪林當時五庄(七張、十二張、十四張、二十張及寶斗厝聚落)領導人所簽訂的〈水路車路合約〉中,可以看出,簡書、朱舉、吳德昌、陳朝誇為當時十四張地區的開墾大戶。

十四張利記公厝建於1800~1816之間,至今已有兩百二十多年的歷史(現已被拆除)  劉氏宗祠最早建於1879年,其原址是位在十四張林厝附近的崙仔頂上 ,然而在1924年時,也被大水所沖毀,後於1937年時,店仔街附 近重建。

到了18世紀末時(約清光緒年間),原在七張庄開墾的劉氏家族劉秉盛,因開發有成,而開始逐步往十四張及二十張拓墾,成為十四張主要的開墾大戶,目前留存在十四張地區的許多百年古厝,如:劉氏宗祠、利記公厝、劉六成寬記堂、高記堂及三落厝,均為劉氏家族所有。在劉厝周邊,另有林氏、陳氏,以及連氏等家族,其中,陳氏即陳朝誇的所屬家族;林氏則分為林厝與頂林厝,兩者屬不同祖先與系統,分別於清中葉陸續遷至十四張定居;連厝的遷徙過程,則待考。陳氏與林氏,隨著歷代先人的努力,也於當地擁有一定規模的田產與相當顯眼的祖厝,如德星煥彩、月記居、支派永茂、聚興居、十德遺風,以及樹德居等。

位在原民生路86巷的店仔街,因靠近新店溪畔,約在清乾隆年間時,這 裡就已形成了小船在此停泊的渡口,而造就了人來人往且店家林立的商業 街,後因被新店街取代而沒落(現已被拆除)。除了古厝群之外,位在當時交易市街「店仔街」中心的斯馨祠土地公廟,同樣是在十四張開墾之初所興建。

到了戰後(1945年)國民政府時期,新店因鄰近首都台北市,成為跟隨國民政府遷台的軍眷(1949年後)、北上求職者及公務員的居住地,這使得新店開發加速,原來均屬於農業村落的七張、十二張、二十張及寶斗厝,紛紛由處處農田轉變成高樓林立的商業住宅區(1965年後隨著萬新鐵路拆除,更開始全面迅速發展);但此時的十四張依然列為農業保留區而不准開發,但人口、某些居民的期待及都市擴張等壓力,在無形中一直動搖其農業保留區的地位。

捷運+開發  農業保留區走樣

2004年隨著時任台北縣長周錫瑋決定建設環狀線捷運,終究促使十四張走向開發一途,但儘管如此,其農業保留區仍勉強維持原樣。然而到了2010年底,新上任的新北市長朱立倫強打三環三線為主要政見,2011年開始強制開發十四張,這使得原已佇立在該區200多年的古厝群、土地公廟及農田等,全部都變得岌岌可危,甚至拆毀。

在店仔街盡頭的土地公廟-斯馨祠,為十四張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建於 1779年(後因天災損毀而於1993年時整修),當時是由當地居民 為了感謝神明保佑所建。「斯馨」為河洛音「思鄉」所轉化而來,表達出 自中國來台的台灣先民對於故鄉的懷念。在廟裡的斯馨碑,立於1779年,至今已有約233年的歷史。

除了百年古厝群與土地公廟之外,另位在溪園路附近一帶,也有一處近半世紀之久的小型聚落──溪邊寮聚落,其因靠近新店溪而得名。約在1950年的戰後台灣,一群來自雲林、嘉義等地的青年。靠著不怕苦的天性,遠從家鄉北上到溪園路這個地方定居,以勞力換取工資來改善生活。當時移居至此的居民主要靠採砂或到工廠做女工維生,但後來因新店溪畔採砂石點因環境破壞而禁採,多數教育程度不高的年輕人轉業開計程車或大貨車。對他們來說,溪邊寮是他們原鄉之外的第二故鄉。

六記中的明記堂,為六記中最具代表性且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厝之一。

三落大厝為劉氏族人-劉廷藩於1886年所建,為劉家古厝群中,至今 仍還保有其古色古香。

林家四房中的「十德遺風」,為林氏古厝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古厝,院落格局完整,凸顯傳統民居風味濃厚,為十四張地區十分凸顯的建築。

筆者曾兩度前去十四張地區做文史踏查,2011年9月2日第一次去,正逢捷運開工,當時首當其衝的利記公厝、劉氏宗祠、店仔街等歷史建物的四周都雜亂不堪,且當地居民正在搬遷。到了2012年9月5日,這些古厝群及店仔街已全部被鐵籬圍住,且幾乎已遭拆除,僅剩下劉氏宗祠;至於斯馨祠則因是屬該區民間信仰中心,而暫時留在原地,但是否會在捷運完工後遷移?現在還是未知數。(未完待續,1/2)

近五十年歷史的溪邊寮聚落,緊緊相靠的兩排房舍,凸顯出居民們之間的 深厚情感。※ 註1:大坪林這五個聚落,在清領時期並無確切名稱,一直到日治時代,日人開始對大坪林各區開始有地番與地號的劃分後,其大坪林五庄聚落的名稱才開始確立,當時是依各聚落的拓墾單位而定。「一張」代表一條圳溝流過,而一條牛可以耕作的區域,通常是五甲,所以多少張就是指面積大小的不同。有幾隻牛在此地犁田,此地就稱為幾張,因此才有了七張、十二張、十四張、二十張的地名出現。至於寶斗厝的名稱由來,在於當時靠近此聚落的景美溪流域,形狀彎曲很像「斗」字,且說這裡是個寶貴之地(象徵財富匯聚),因此便稱此地為寶斗。 

※ 註2:〈水路車路合約〉為大坪林五庄開鑿瑠公圳的石腔後,於1773年簽訂。合約內文記敘了開鑿水圳的艱辛、完工後報請官方清丈田地、圳路等經過情形,還包括一套水圳管理辦法:規定從青潭圳頭到獅頭山山腳的頭汴一帶,水圳兩岸十丈之內為禁區,不准砍樹、採砂石或掘土;分庄的大車路,自頭至尾每條兩丈寬,以便牛車相遇時可以會車;公圳圳底一丈四尺闊,兩邊圳岸各五尺等。詳見《新店市誌》收錄的〈大坪林五庄仝立訂水路車路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