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都市更新逐漸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之一,為了提高民眾對大稻埕地區都更內容的了解與參與程度,日日春協會於10月份開始舉行一連串的「都市再生願景凝聚」系列活動,期望能透過這樣的行動,讓更多人認識大稻埕地區過去迷人的歷史,同時也希望透過活動進一步思考,除了破壞與創新,都市更新還有什麼其他的可能。
參與工作坊的民眾認為,都市更新首先應該考量的是「為誰而建」?其次則是「有誰得利」?都市更新一直以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議題,對於歸綏街一帶的居民與歷史文化來說,如何在居住品質、文化保存間權衡利弊,才是進行都更最應該面對與思考的問題。
大稻埕沒落 面臨都更危機
鄰近台北車站的大稻埕曾經是北台灣重要的港口之一,也是台北最早開發的地區,江山樓、大同區歸綏街一帶更曾是大稻埕的商業文化重鎮。然而,當城市發展重心逐漸東移,老地區富庶繁榮的街景不再,這個具有特殊歷史地位的社區,無可避免的面臨到被都更的命運。
大稻埕地區除了繁榮的街景之外,同時也有過燈紅酒綠的風化區,有高級酒店提供美麗的藝妓、公娼館也有風情萬種的小姐服務中下階層消費者。曾繁盛一時的歸綏街一帶,性工作的發展也讓相關產業活絡起來,從替小姐打理門面的美髮廳、負責載客的人力拉車,到專制性病的診所,都沿著歸綏街附近的娼館蓬勃發展。
文萌樓舊公娼館 見證歸綏街歷史
在此都更案中,文萌樓是其中一個備受矚目的文化古蹟。現存的文萌樓約建於1924~1925年間,是舊有合法的公娼館,在經歷廢娼事件之後,成為性工作者與日日春協會舉辦活動的主要場所,經過日日春的努力,台北市政府已將文萌樓指定為市定古蹟,協會並在此經營「身心靈雜貨舖」,提供前公娼阿姨的導覽服務,讓更多人認識歸綏街的歷史文化。
寧夏路都更案劃入範圍的土地,大多數屬於公有財產,其中台北市政府擁有45%,台灣銀行(其股權大多為財政部所有)則擁有25%,在公有土地比例過半的情況下進行都更,政府應該以何種角色參與其中、文化資產的保留與老舊城市翻新再造之間如何取得平衡等,都還有待更多的溝通與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