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清查香港水域白海豚 港大學者:政府低估種群數目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首次清查香港水域白海豚 港大學者:政府低估種群數目

2017年04月04日
本報2017年4月4日台北訊,彭瑞祥整理報導

香港大學研究團隊3月29日發表香港水域白海豚種群的最新報告,指出香港水域的白海豚是珠江河口種群(Pearl River Estuary population)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且數量過去被嚴重低估,約有300隻,遠高漁護署所估計的60多隻。研究意味著,香港沿海棲息地對整個珠江口海豚種群至關重要;且這些棲息地,特別是西南大嶼山應最優先得到保護。報告已表於期刊PLOS ONE,網址 http://bit.ly/2oMCZBg


中華白海豚母與子(照片由 陳釗賢Stephen Chan, Cetacean Ecology Lab, SWIMS, HKU拍攝)。香港大學提供。

港大日前發布新聞稿指出,這次耗時六年的研究由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及生物科學學院副教授賈力誠主持,對香港水域的中華白海豚進行了首次全面的種群數目評估,其最新研究報告結果與一般大眾想法大相逕庭。

賈力誠透過新聞稿表示,「今次的研究結果與過去多年報導的數字差別很大。而事實上根本沒有『香港海豚種群』這回事,這跟香港傳媒經常重複的報導完全不同」。

鯨豚生態研究小組成員、報告主要作者陳釗賢補充,「事實上,香港水域的白海豚是珠江河口種群(Pearl River Estuary population)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然牠們不會理會香港與內地水域的邊界,並經常穿越這些水域;我們得知至少有368條白海豚依靠香港水域作為牠們棲息地的一部分。」

為何港大團隊與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每年簽訂的海豚監察計劃,當中報告及受傳媒廣泛報導的60幾條海豚這個數字,有所不同?

賈力誠解釋,漁護署資助的監察計劃採用線性調查技術(line-transect sampling technique),跟港大研究團隊所採用的照片辨識標記重捕獲技術(photographic mark-recapture technique)不同。「這兩種技術針對不同但相互關聯的研究問題,因此它們的估算結果具有不一樣的含義,各有其優點。線性調查法能估算在特定時間於地區內出現的動物數量,而標記重捕獲法則能估計在研究期間使用香港水域的動物總數。問題的核心在於如何解釋結果,這正是過去這些年漁護署資料中非常有問題的地方。」

港大提出陳釗賢的補充解釋,「以香港的人口為例,在任何一天於香港點算得出的人數並不能代表香港人口總數,因為每天也有大量遊客以及居民出入邊境。同樣地,在不知道個別海豚身份的情況下點算牠們的數量,只能說明在單一特定時間內出現於該地區的海豚數量;但是這與海豚種群總數不一樣,因為當時一些海豚很可能正在邊界以外的地方。」因此港大團隊採用了照片辨識標記重捕獲技術,以獲取海豚身份的資料。「海豚的背鰭帶有自然的記號,我們能由此辨識牠們是誰,原理就像我們的指紋一樣。」

研究報告指出,「香港海豚」的數量長期以來被曲解及錯誤地報導,並且低估了依賴香港沿海水域為生的海豚之真正數量。有關當局未能充分有效地監控海豚種群的進程;除非海豚數量下降至令人憂慮的水平,當局無法檢測到種群數量的變化。

賈力誠強調,這次研究提出了更高的數字,並不意味著白海豚的情況比漁護署報告的更好,僅說明了香港沿海棲息地對於整個珠江口海豚種群至關重要。又一個跡象表明,這些棲息地,尤其是西南大嶼山,應該最優先得到保護。

港大指出,研究團隊用上六年多的時間進行頻密的野外調查,遇上天氣晴朗的日子就到海上拍攝海豚,而由於漁護署未提供早期收集的資料,團隊必須由零開始。賈力誠指出,希望香港有關當局會善用這項研究,來修訂現行的海豚種群監測策略。

賈力誠及其他合作者早於2012年在期刊Biological Conservation發表研究報告表明,包括香港在內的珠江口白海豚種群,正以每年2.5%的速度迅速減少;意味如果繼續下去,將在未來60年內失去現有70%以上的海豚。賈力誠與陳釗賢於2月間在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發表的另一項研究也指出,目前於珠江口對白海豚的保護措施嚴重不足,除非能及早確認管理上的缺陷和實施新而有效的保護措施,以迅速扭轉目前的種群趨勢,珠江口的白海豚種群將注定要被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