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眾參與開闢一條路:文化性路線芻議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為民眾參與開闢一條路:文化性路線芻議

2012年10月27日
作者:張世鋒

這是一個太平年代,沒有消煙、沒有戰火,所有的社會矛盾都只化成怨氣,一而再、再而三地讓民眾嚥下,白日裡哽住咽喉,夜間從睡夢中囈出。

社會變革的相關運動,對絕大多數體制化了的人民而言,只是媒體的片面報導的新聞內容,不比政治人物的口水秀強多少。這樣的認識只能當作是訊息獲取,無法窺得 整體的矛盾,當然更不能視作是一種民眾覺悟的管道。雖然現在網路社會中不少獨立媒體,對相關社會變革提供了眾多的信息,但群眾工作最終仍須要面對面的進行,方能達成真正的民眾參與。

在群眾生活原子化、公共參與狹窄化的社會現狀中,文化性路線的民眾參與是必然思考的一條路。因為多數群眾「認知」的運動參與,就是走向街頭、進行抗爭;但此認知無疑築起了一座高牆,不但模糊了運動本身的重要性,更阻絕了民眾進入運動的可能性。為了擴大民眾的參與,我們必須建立「可參與」、「易參與」的管道, 讓人們對於參與社運不再侷限在街頭衝撞的狹隘想像。

運用傳統的節慶、西方的重要節日,這些民眾規律性生活的特殊節點,加以置入運動訴求與重新詮釋,是目前文化性路線可以思考的方向。民眾對於這些節日有強烈的認同,除了休閒意義之外,也包括著群體生活的指標意義。正因為這些節日非同小可,我們就必須要深刻掌握住,讓民眾的生活動能轉而成為社會變革的運動動能。

以反六輕為例,沿海各鄉鎮都有深厚的民間信仰,這些民間信仰就有其特殊節日與活動,運用既有節日進行民眾參與,不但省力且加深了民眾的認同。此外,當我們運用這些節日對外縣市宣傳時,無疑就和當地群眾站在同一邊,更可以讓他們在「家鄉慶典」的認知上投入與參與。但這些依附在傳統節慶的活動,不是一般性的活 動,它們就是社會運動,就是有著強烈訴求與目標的變革運動。

並且,倘若我們翻開月曆一覽,我們會發現一年到頭可以運用的節慶、假日著實不少,制定出一個年度性的規律運作,其實應該不算太難。所以不論是在雲林或是山城,雖然在地的文化性有所差異,但直要我們掌握原則,適時、靈活的運用文化性路線的公共性置入,我們就能達成所欲實現與宣導的目標。

當然,文化性路線的局限性不小,因為它就是一時一地的活動,必須靠著當日的活動流程與教育讓民眾有著深刻的印象,後續的連絡與教育才能夠持續進行。並且,活動需要大量的人手與資源,與其他團體合作就是必然的需求。如何藉著文化性路線和其它團體開展工作,又能維持運動的獨立自主性,應該就是文化性路線在實踐上 的主要功課與難題。

在實踐層面上,自然是豐富、多元為佳,不論是網友創作、各類型文化人創作,只有高豐富、高多元,才能吸引不同喜好的群眾參與其中。

※ 轉載自《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