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福島魚類銫污染程度並未降低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調查:福島魚類銫污染程度並未降低

2012年10月29日
摘錄自2012年10月26日中央廣播電台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根據25日公布的一項報告指出,在311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在福島(Fukushima)外海捕獲的大多數種類的魚類,放射性物質銫的含量並未降低。這是受損的反應爐外洩物質仍持續污染海水,並恐將威脅漁業達數十年之久的一個訊號。

 
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the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研究人員布賽勒(Ken Buesseler),25日刊登在「科學」期刊(Science)上的報告指出,雖然福島外海大多數魚類在經檢測後發現,污染程度仍低於銫134和銫137食物消費的限制,但日本政府的數據顯示,40%棲息海底的魚類像是鱈魚、比目魚和鰈魚,放射性銫的含量都已超出限制。
 
在分析來自日本農林水產省所收集的廣泛數據後,布賽勒發現,在311發生1年後,幾乎所有種類的魚類受污染的程度都沒有衰退,輻射數據並未下降。
 
大多數來自福島海岸的魚類和海產,都被禁止在國內市場販售或出口。不過在經檢測發現輻射程度非常低之後,日本當局已在6月間解除了對章魚和海蝸牛的禁令。儘管如此,在距離這場天災發生約已17個月之後,大多數8月間在福島外海捕獲的魚類仍遭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