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取美東颶風教訓 專家提防洪方案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記取美東颶風教訓 專家提防洪方案

2012年11月01日
摘錄自2012年11月1日台灣醒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颶風珊蒂直接撞擊美國所造成的大量傷亡,讓學者再度提出警告,氣候暖化將使熱帶風暴的威力,不但造成生命財產損傷,甚至會影響飲用水質。專家提議建造巨型海堤、海牆,並對沿海重工業工廠採取嚴厲法規,要求改善建築設計等。

颶風珊蒂橫掃美東地區,根據美聯社報導,死亡人數已增至59人,經濟災損則高達500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歐波漢默指出,全球暖化所帶來的氣候變遷,使得風暴和海平面威力、高度日增。

歐波漢默在其刊登於期刊《自然》的論文中指出,未來的「世紀颶風」將變成「20年颶風」,意味著颶風生成將更為容易、頻繁且更具殺傷力;此外,由建築師諾德森所著的《On the Water: Palisade Bay》中則提到,來自海洋的風暴可能會影響飲用水質,並削弱生態系統。

科學家也提醒,由於熱帶性氣旋的威力越來越強,因此海堤、海牆的修繕更形重要。以紐約市為例,該城市受過度開發和海平面上升的影響,處境越來越危險,諾德森參考荷蘭和德國防洪的做法,用水壩、堤防和其他設施將近海島嶼連結起來,築起一道前沿防禦屏障,還興建龐大的防洪閘,當天氣惡劣時就關閉閘門,其他時候則打開,讓海水流入港灣,維護生態系統。

過去30年,北極海冰已溶解約1.3萬平方英里,相當於42%的美國國土,「海冰減少意味著海溫增加,如此更加速其融化的速度。」有學者指出,隨著北極融冰增加,使得北半球的大氣噴射流速度變慢,「北極放大」效應也越發嚴重,該效應將使美國西北部乾旱情形加劇,並提高北半球的夏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