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區運轉3年 汙水廠下月才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工業區運轉3年 汙水廠下月才蓋

2012年11月21日
摘錄自2012年11月20日中國時報宜蘭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蘇澳鎮龍德工業區汙水處理廠,負責處理自家與利澤工業區廢水,但設備老舊,無法有效處理利澤的高科技業廢水,水質汙染問題頻傳,屢遭宜蘭縣環保局開罰;而解決根本問題的利澤汙水處理廠,在延宕3年之後,終於傳出12月10日動工。

無奈排放出的汙水,卻可能已影響環境生態,頂寮里長林瑞芳直呼:「許多魚蝦都死了!」出海口時常檢測出含有重金屬。議員林棋山也反映,近來沿海漁產減少,以往可捕撈到以噸計量的鰻苗,如今卻是有30尾已經很好了。議員張秋明則為當地居民抱屈,一再說:「情何以堪!」

龍德工業區服務中心主任陳福昨11月19日大吐苦水,他表示,龍德汙水處理廠以處理傳統產業廢水為主,採用生物處理系統,利澤工業區的廢水時常造成系統癱瘓,嚴重時長達1個月,期間只能尋求專家協助,但因此排放出不符合排放標準的水,導致水質汙染,屢遭環保局開罰。

縣長林聰賢表示,利澤工業區還在招商中,廠商只會愈來愈多,希望工業局能讓利澤汙水廠兩期規畫一次到位,否則讓招來的廠商可能面臨遭罰,也說不過去。

此外,龍德汙水廠需對無法處理之廢水設定排放標準,至少規定含什麼成分的汙水不能排出,將請環保局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