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使用的水,究竟是從哪裡來的?每日的家庭污水以及工業廢水,經過廢污水處理後,會再度放流至河川再流往大海,或藉由河道補注地下水,因此廢水處理技術的重要性日益擴增。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統計,台灣每年降雨量約950億公噸,扣除蒸發量、逕流量後,能使用的約有210億噸,只占了降雨量的22%,因此在台灣,水資源的開發以及再利用始終是一重要課題。
經濟部為推動水再生利用,已成立「水再生利用推動小組」,以民國120年(2031年)再生水供應量達每日120萬噸為目標;目前經濟部水利署已針對桃園中壢、台中福田、台南永康、高雄鳳山溪等水資源回收中心進行放流水回收再利用之可行性評估。
廢污水處理再利用
當家庭污水、工業廢水進入廢污水處理廠時,經廢污水處理單元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臭味、細菌,使其符合放流水標準,若放流水水質較佳時,更能進一步回收再利用。
廢污水處理單元不外乎物理、化學、生物性處理,當廢污水進入水處理廠時,經過濾與沉降,先去除水中的雜質與懸浮固體物,再經生物處理,利用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機質,降低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質越多。
前述處理程序都是為了使廢污水能夠被淨化,而能符合標準排放到河川中,進一步透過河道入滲涵養地下水。中興工程顧問社環境工程研究中心黃欣栩副研究員提及,國內放流水回收再利用之案例並不多,原因究竟為何?
記者實地走訪桃園縣平鎮區廢水處理廠,了解國內首座工業區採用薄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處理廢污水之效能,以及放流水再利用的課題。
放流水再生規劃的困境
薄膜生物反應器MBR在1960年代開始發展,並在1990年代各國被廣泛研究利用於水處理技術,MBR率先於美國及日本發展,而後於歐洲和中國皆迅速發展。與傳統活性污泥處理相比,因其兼具曝氣以及二次沉澱的功能,可以省去較多空間;且經過微過濾(Microfiltration,MF)或超濾膜 (Ultrafiltration,UF)等級之濾膜過濾,經MBR處理後的產水濁度幾乎為零。綜合上述優勢,目前許多廢污水處理廠已開始使用薄膜生物反應器,以同時達到廢水處理與水再生兩項目標。
中興工程顧問社環境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欣栩表示,平鎮工業區廢水處理廠經薄膜生物反應器(MBR)處理後之放流水皆符合放流水標準,只是目前處理後之放流水,最多只應用於工業區清洗廠房,原因在於再生水的成本高於自來水價,因此少有廠商願意購買再生水 作為用途;另一原因則是使用者信心問題,對於民眾和廠商而言,放流水回收再利用依舊存有水質疑慮。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於2009年委託京華工程顧問公司執行「楠梓加工出口區再生水模型廠技術顧問計畫」,建置國內工業區放流水回收再利用較具規模之案例,將放流水經過薄膜淨化處理之再生水用於高科技廠。
如今,「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仍在研擬中,在水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追求的水資源永續經營更是刻不容緩,若要使廢污水回收再利用成為全民關注與各大廠商願意投入的課題,政府與自來水公司的態度也將會是一關鍵。台灣的自然環境已經禁不起再次的開發,但工業區與生活的用水需求,並不是節約使用就能減緩增加的趨勢,如何使水資源永續經營,才是現下最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