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在他方,環保可以就從自己居住的社區做起。近日環保署首度推出〈社區好感度100%:環境再造25例〉一書,描述全國25個社區如何運用在地資源,自發性投入社區環境保護及倫理建設的溫馨故事。
台中市大肚區蔗廍立全社區,可稱為「廢墟裡的綠色奇蹟」,30年前搶建的公寓反而使社區幾乎變成廢城,唯一的水井馬達也壞了,但危機就是轉機,這20幾戶居民從用水問題開始聯合起來,漸漸凝聚共識,在2000年成立環保志工隊,先從清潔環境做起,藉由資源回收獲得基金,利用舊安全帽、廢輪胎、破陶罐,進行社區綠美化,甚至成為全國第一條雨撲滿街。
現在他們更發展出第四代的風力發電機,不但可小型照明用,更是公共景觀造型,而這一切,是從回收場的報廢的工業用電扇和馬達,拼湊出社區第一個可以發電的風開始的。
現在有「溯溪聖地」、「玫瑰石故鄉」、「小太魯閣」美譽的花蓮秀林鄉的三棧社區,早年被營區團團包圍、無法發展,甚至讓族人羞於承認自己的身份,但2004年開始展開封溪護漁計畫後,幾年後不但溪裡的魚兒回來了,山林生態、動植物的保護,也使他們擁有了豐富的生態旅遊資源,現在有許多年輕人能留下來,為社區共同努力。
還有更多類似的溫馨社區故事,都在這本書中。環保署首次以專業編輯出版形式,深入社區各角落採訪、記錄在地居民參與環境保護的過程,想將各地推動環境教育的成果與國人分享。
包括:遠在後山的花蓮市民生社區如何齊心合力清潔環境、揮灑創意,共享6個社區花園的美麗成果,更在「城鄉環保生活營造」型社區中連續3年獲得環保署環保小學堂推廣計畫?而金門縣烈嶼鄉東坑社區等地方發展協會或里辦公室,又是如何主導推動社區的環保行動?雲林古坑的華山社區怎麼結合當地環境特色,注入環境生態特色遊學課程,讓咖啡產業的增添新活力?「不信青山喚不回」南投草屯的牛屎崎鄉土文史促進協會,有什麼魔力能讓居民每週身體力行種樹、淨川、維護環保生態園區,使青翠的山巒、清澈的溪流成為在地人的驕傲?
書中案例的25個社區分布全台,有以環境整潔維護、資源回收與源頭減量為主要推動目標的「城鄉環保生活營造」型社區;也有結合當地文化特色與產業發展,落實環保工作提升當地經濟產值的「環境結合產業發展」型社區;也有善用自然與人文資源,發展生態休閒觀光,將環境教育內涵予以深化的「營造自然生態環境」。
環保署希望,能藉由此書將這些推動環境保護的經驗推薦給國人,讓更多正在為居住環境而努力的各地方社區能有跨區經驗交流與相互鼓勵分享的機會。
除了全國相關社區、團體及單位將受贈外,此書也將在國家書店及五南文化廣場銷售政府出版品展售門市銷售,歡迎民眾購買參閱,亦可洽詢環保署綜計處辜鈴雯小姐,聯絡電話:(02)2311-7722分機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