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29日
摘錄自2013年1月28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縣市合併之後,原中縣選舉時滿街插旗的文化也隨著全市一制消失,街容更乾淨、用路人更安全,總體而言是為環保盡心力的一大進步,不過包括宣傳車噪音、候選人大量印製紙本文宣,仍是很龐大的資源浪費,環保團體認為加強源頭對選舉形式的立法、執法,才是關鍵。
選將們為了宣傳,只得投入更多資源,用更多的宣傳車、紙本文宣、大型看板、鞭炮、煙火。曾為推動理念參選立委的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蔡智豪說,這些最後仍形成龐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負荷,源頭應從立法、執法改變選舉方式和風氣。
蔡智豪說,每位候選人的資源不盡相同,現有法令針對選舉經費管控只是徒具形式,也由於經費的運用,各式浪費資源、不環保的選舉方式才會出現,以他參選時為例,對手文宣幾乎每週推陳出新,八週選戰下來文宣數量都是以百萬份計算。
蔡智豪認為,公辦政見會的形式及內容都要加強,尤其在多元媒體時代,應提供候選人足夠發揮的舞台,以當今選舉公報的發送為例,選前幾天才送到家裡,選民根本無充裕時間真正認識每一位候選人,選將當然只得耗費更多資源,這是選舉結構問題,不過旗海飄揚都能改,政府有責任讓選舉更健康、更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