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反核的最終試煉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公投,反核的最終試煉

2013年03月01日
作者:munch

該來的,總要面對,或許爬過最後這座山,就是夢土。

核四公投,一直是反核運動中強烈的最終決定論述,甚至都必須說台灣的公投立法,很大基礎是從反核運動催生出來。

民間團體在總統府前高舉反核標誌,面對不斷追加的核四預算,民間團體只能在3月9日號召民眾上街頭反對到底。終於國民黨心懷不軌的的丟出核四公投議題,一來解309當前全島反核的運動之急,二來解公投綁大選的民進黨選戰之局,更重要是算準公投門檻,核四公投不過,一勞永逸的續建核電。

國民黨機關算盡,全無好意,但是反核團體又如何拒絕公投,一廂訴諸街頭。再大的街頭聲浪,面對台電動員、企業相助,政府支持下,一樣泡製的街頭民意,輕輕鬆鬆就是發便當、發禮品,人數過十萬。就算此時反核聲浪大,逼著政府宣佈停建,難保十年前停建又復建的風波,不會在一次次政權交替間,重覆上演。

公投是一項制度,一個具有高度約束性的全民制法制度,一旦決定就是全民意志,政府不能玩弄的決定。

所以,讓核四走向公投,未必不是好事,甚至當初提出,現今拒絕,剛好落入國民黨的算計,「政府要公投展現民主,反而是民間組織不敢公投」。

無論是趕鴨子上架或明知山有虎,這局國民黨下得狠,民間也不能不接招。

有人會說,安全不能公投,問題在於就是一大群人,被洗腦到相信核能安全,或是自私到覺得核災、核廢不會在自己家。於是,他們支持政府發展核能,甚至成為政府施政的民意基礎,要上街,人也不少。

那就公投吧!問題在於如何消除國民黨算計高門檻的程序不義,讓危機化為轉機。

許多朋友提出降低門檻的修法,但是覺得更重要是如何徹底展現民意。換句話說,這場核四公投,二個相生議題,在分手十多年後,彼此相聚,總該相互生成一些新意義。

公投決定核四存廢,同樣也讓核四議題來重修公投。

先講點嚴肅的,回到代議政治之初,因為群眾太多,意見表達不易,所以才有代議政治的出現,透過民代表達民眾意見。當然,這是古典政治學說法,現代政治學已經是民代由選民選出後,就變成政黨養或財團抱,早把選民丟一邊,等改選再來叫爹叫娘一次。

代議政治有問題,開始有全民公投的設計,算是回歸直接民意的初衷,只不過凡事不能事事直接,因為學說上說代議政治有商議性,不會有一翻兩瞪眼的民粹,現實說是總該留些事讓民代議決,不然不知留著有何用。

重要的事來公投,也好!但是即然是求諸全民意見,就該力求讓全民意見呈現。在現今電子化時代,都能網路認證刷卡,為何還要親身到投票所投票,光是一個喬師間出門投票,在現代社會都是難事。不要用出門投票,就是盡公民義務,來責備無法投票者,讓民眾方便投票表達意見,本來就是政府該作的事,除非不想讓太多民意呈現,熱切期盼降低投票率。

於是,如何改善投票制度,通訊投票、網路投票、街頭投票亭投票,都是現代社會,有能力讓最大民意呈現的方式,設計不難、身分認證不難,甚至統計都很快,只是各國政府都還不願作,想多留點喬事代議的空間。

當民意能透過更方便方式,作最大的展現,除非許多人決心放棄投票,不然投票率應該可以更高,再來談多少投票率當門檻,才是務實解決根本問題。不然投票率降太多,被評無民意基礎,降太少,還是很難過門檻。

再者,投票避免民粹式的無知選擇,或是無奈式的只有是否選項可選,就該思考共識大師哈伯瑪斯的話語,「一個有意識的討論基礎下形成的共識」。換句話說,政府真要人民公投決定事物,就要以開放態度,提供所有事實,或者更精確的說,讓政府不說,民間論述的內容,公開公平的呈現在傳播平台上。

核四,其實該說核能的兩面論述,不是只辦一兩場電視辯論,就算公開公平,其實更該讓支持與反對方有機會出國,帶回各國現況,像是核電廠周遭人們的幸福生活,或是福島、車諾比核災後的人間煉獄,以及讓人懂得經濟計算、風險評估的真意。然後,在媒體平台播送,甚至下鄉用方言讓居民瞭解,這才是建立有意識的決定,不會流於權貴老愛說嘴的民粹。

讓投票更容易,讓資訊更廣散,在現今社會不是作不到,而是政府想不想或敢不敢做到。

所以核四公投,該是改為核能公投,成立一個獨立委員會,納入官民系統,籌辦投票便利化、資訊普及化事誼,公投決定台灣未來能源政策走向,不是只一間核四廠的存廢,同時也讓有名無實的高門檻公投,產生真正的民意心聲。

政府丟公投,算計門檻限制,民間無需全面推拒,反而應要求政府修改公投法,不只是門檻,而是成立專案委員會,改善投票方式,提昇資訊普及,來建立直接民意的政治制度。

核四爭議至今,甚至,已經變成民間上不去,政府下不來的困局。讓公投決定未必不是好事,一旦公投成立邁向廢核,民間有公投基礎,不怕政府為惡,蓋到爛尾甩不掉的政府,也可以賴給公投決定,省掉政策大轉彎的責難,登場、下台二相得宜。

對於民間,該來的,終會來,過去爭取的,先今掉下來,躲不掉,終究是該面對。有公投,街頭力量當然不能散,衝出最大能量,迫使算計的政府,修改公投制度,進行廢核公投,讓真正民意能呈現,最後就是越過最難的一座山,讓民眾理解核能之害,堅決的投下永世廢核的一票。

二十多年的反核推動,加上日本福島的核災,台灣反核意識不斷提昇,甚至可能都已過半,所以公投來,別先焦慮、抗拒,而是該思考如何修改公投制度與方式,進行全面的反核公投,讓真實的聲音,一位位都站出來,呈現在票數上,甚至放低投票年齡,讓孩子也能決定他們的未來。

公投,二十多年前的反核追求,如今成為最苦的最終試煉!

過關,就是非核夢土。

※ 本文轉載自漂浪。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