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樹、安全與建築:我們給了學生什麼樣的建築專業與環境倫理?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護樹、安全與建築:我們給了學生什麼樣的建築專業與環境倫理?

2013年04月09日
作者:王价巨(銘傳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江翠國中護樹行動(莫聞攝)這幾天,江翠國中的護樹行動令人感佩,也讓我聯想到之前的一場審查,建築師對於植栽和安全的態度令人寒心。

那是我第一次參與該縣市的審查會議。一個河岸的基地,設計成前後兩棟,前棟臨著開放空間,後棟緊靠河岸。年輕建築師的設計非常炫麗,3D電腦技術爐火純青,簡報完後,主席首先大加稱讚,委員接著讚賞聲不斷,讓這位建築師很是得意。但是,我就是覺得不對勁,劈哩趴啦提了十多個問題。

「你的基地上只有你的建築,旁邊都是空地?」「有17棵看起來像是楓香、樟樹、茄苳,應該是樹齡很久的大樹,怎麼在你的設計上都不見了?」建築師說,「旁邊都有房子,但是他們太醜了,我只管的到自己的基地,基地內有20多棵樹,會擋到我的設計,我決定全都砍掉!」我提醒他:「你很年輕,應該要有些理想性,你的學校教育不是都告訴你們植栽不應該是這樣處理的?」這位老兄竟然說:「我的老師告訴我設計是概念的完整呈現,樹砍掉再種就好了,再一百年也是一棵老樹。」

後棟臨河,是標準河岸景觀第一排,但是完全沒有基地內通路可以通達,河邊也沒有留設救災通道的基地內通路,他竟然回答我:「我的大廳很大,發生火災的時候我可以接受把前棟的落地窗打破讓消防車開過去,而且我們都有留緩降機讓民眾遇到火災可以垂降下來。」「你可以接受?之後的居民怎麼處理?緩降機?一次一個?」建築師說:「納入社區公約就好了,委員不要擴大建築師的職權,這不在我的處理範圍中。」

室內每一座安全梯到地面層至少要繞四個彎的暗巷才有辦法到達外部空間。我質疑,萬一發生災害,民眾的生命如何確保?他說:「為了讓大廳更為氣派,有些事必須取捨。更何況安全梯的部分都沒有違反法規,民眾平常多走幾次應該會知道怎麼跑,這是他們自己要買的家,應該要有一些安全的概念。」

開放空間申請獎勵,可是很明顯的太容易就會被圍起來。他已經有些動怒的告訴我,「開放空間的意義就是讓民眾可以多一些綠色可以看,我有擺街道家具,有需要自己會走進來坐,你憑甚麼假定社區會圍起來,也沒有理由要業主退讓那麼多,我的設計是開放的,如果以後的居民要圍,這是社區的共識,也不是我能控制的。如果委員覺得這是個不好的制度,你應該想辦法去要內政部改掉,不是來挑剔我的設計。我每一項都符合法規,你不能自由心證的提出一堆於法不合的質疑。」

這位建築師似乎已經開始躁鬱,但是,我也整個快要爆發!結果,讓我吐血的是:主席竟然裁定照案通過!我很不滿的提出異議,主席告訴我,大部分的委員都肯定該案,植栽的部分看不清楚無法判斷價值,消防的部分讓消防去審議即可,所以維持原議。有委員出來緩頰,說是不是要建築師盡量修改,主席很為難的裁示:那就請建築師參考,可以改的就改。

我很生氣的拿出出席費退還給承辦,劃掉我的簽名,返還剛收到的聘書,直接辭職。在我的名單上又多了一位形式設計技巧高、電腦能力強、環境意識薄弱的建築師,當然,我也知道我又多列在一個縣市的黑名單上了。

一個認識很久的委員走過來跟我說:「敢找你的縣市還真帶種。怎麼審都是一場的出席費啊,哪這麼多氣啊?我們這裡只有一團和氣啦!我終於知道你為什麼要跨那麼多領域,不然你在台灣還真的會餓死!」

但是,很意外的,業主也走過來了,我以為他要走過來找我理論,結果他竟然告訴我:「我也很喜歡那些樹,但是建築師一直跟我說那些不是甚麼好樹種,沒有留下來的必要。還有你講的那些安全的問題,我全部都覺得很重要,我一定會要他改。」

一場沒有使用者的對話,主席、委員、建築師、業主,角色好混淆。而且,這位年輕的建築師至少將會再危害這個環境30年。但是,這些大戲,在各個審查會血淋淋的持續上演中,一場接一場!

更值得擔心的是我們的建築教育,除了絢麗的外型,不斷發展的電腦技術,我們到底帶給學生什麼樣的環境觀,什麼樣的專業倫理?設計能力只能貢獻於視覺,卻忘了這也是預先解決問題的工具。

當畢業的優秀學生對環境無感,對周遭的社區無感,我們又如何能期待台灣建築專業是在創造美好的未來?身為一個老師,真的只能推說這是業界生存的必然嗎?當我們不斷推崇很多的國外大師時,我們又是否引導學生觀察到他們如何關心環境、關心社區、關心未來要進住的人、關心身為一個空間專業者的社會責任?我們一直埋怨建築師的地位越來越低,但是否先問自己,我們用專業為這個社會、這個環境貢獻了些什麼?

※ 本文轉載自作者臉書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