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討生活─我讀《暴雨後,看見彩虹》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幸福討生活─我讀《暴雨後,看見彩虹》

2013年04月14日
作者:黃文欣(高雄市三民國小教師)

莫拉克風災,至今剛好是三週年了。三年來,不論是公部門或是民間單位、NGO,都投入了相當多的人力與物力,一直到三年後的今天,仍然持續不斷的做著重建的各項工作。本書的撰稿人,透過訪問、攝影、實地走訪,將這些風災地區人民的努力精神,用最真實的筆觸記錄下來,其中包含了,部落族人遷村的重新適應,形象商圈的組織再造,重建學校的規畫經營,還有文化保留的思維與行動等問題。

打開南台灣的地圖,跟著作者走,到甲仙聞聞芋頭相香,到山中聽聽八部合音,來茂林看看紫斑蝶,品嘗可口的脆梅,呼吸山林的味道,幸福,已經重新再出發了!

旗山、杉林、甲仙、小林、那瑪夏、六龜、桃源、茂林,是這次莫拉克颱風受創相當嚴重的地區。面對家破人亡,要再重新接受生活的挑戰,實在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遷村」,遷離的不只是熟悉的家園,還有對土地的依戀。住進永久屋,誰又能保證永久屋,承載得住下一個颱風呢?三年了,有人問:「永久屋住得還習慣嗎?」不習慣也得習慣啊!有些生命的印記,是一種美麗的永遠,只能塵封,用來回憶!

以前的田,現在不好種植了;以前的山;悄悄的走位了,以前的路,現在改道了;到底,有什麼還是和以前一樣的呢?就在這一切的突變中,大家開始凝聚再出發的共識,結合各項產業的重新經營,為自己的族群,也自己的生命,再一次找尋定位。暴雨後,使人變得更堅強,更團結,三年來,就在這些地方,激發出許多令人感動的生命故事。

將水果加工,就可製成許多成品,或加以醃製,然後重新包裝,運往平地促銷,或透過網路平台行銷,是產業改變的一個方向。或是學做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將族群的特色融入作品中,或是重新學習第二專長,為生命找出口。

特色小店,風味小吃,石板小屋,用的都是大自然的建材,這是和都市很不一樣的地方。屋內陳設、手工藝品,也很少見到「塑膠」──這種我們在都市到處都有的東西。石板烤肉的味道,六龜的茶香,從山林中傳來陣陣香味。各族群的傳統服飾,穿插在五花八門的祭典儀式當中,因這次的風災,讓大家合力透過歌聲、舞蹈、語言、活動、飲食、建築等,更加凝聚族人的向心力。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讓每一個在地人的臉上,呈現出一種自信的驕傲!

有機會大家來看看這片重現生機的土地,然後,買一份當地的農產品,也為他們帶來一份最珍貴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