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鉀毒魚事件 衛生局派員注意流向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氰化鉀毒魚事件 衛生局派員注意流向

2013年05月27日
摘錄自2013年5月27日蕃薯藤嘉義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針對有關媒體刊載,海巡署在嘉義縣外傘頂洲潟湖區查獲使用氰化鉀毒魚事件,該批232公斤毒斃魚獲遭檢方現場查扣,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立即派員查察轄內傳統市場魚販、餐廳、超市賣場等計12家業者之魚貨來源及販售魚貨魚鰓顏色是否有異常鮮紅、杏仁味等情形,並於現場抽樣2件(赤鯧、赤翅)送驗,將持續針對市售魚貨等進行稽查抽驗監測工作,並將檢驗結果公布於衛生局網站,以確保民眾食用安全。

氰化鉀是氰化氫的鉀鹽,屬列管的毒性化學物質,在工業上被用於珠寶的鍍金和拋光。這種化學物是無色或白色固體,外觀與糖相似,有杏仁味,易溶於水,其生理毒性極強,素有「毒中之毒」之稱,人體只要累積劑量0.05公克到0.3公克,就會造成呼吸衰竭、痙攣甚至死亡;輕者會有頭暈、噁心、心跳加速等不適感。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消費者,由於氰化物具苦杏仁味,建議民眾在選購魚隻時可以掀開魚鰓聞聞看有無杏仁味,留意魚鰓顏色是否有異常鮮紅狀,並應儘量避免食用魚內臟,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