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生物多樣性領域的國際趨勢報導(一) | 環境資訊中心

2006年生物多樣性領域的國際趨勢報導(一)

抵禦沙漠化威脅 2006年捍衛乾旱地區

2006年05月30日
作者:波特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全世界最大荒原地帶是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面積占非洲的1/3,略小於中國大陸。但有趣的是,研究者在廣頃荒漠中的岩壁上所發現的史前時代壁畫裡,繪的竟然是動物豐富的草原景觀,與原始民族的狩獵圖。如果撒哈拉沙漠的過往是一片水草豐美的境地,你必然也同時想到,現在森林廣布、水源充足的地帶,是否將來有一天也會變成一片黃沙的惡土。

這樣的焦慮並非猜想,而是已經在發生的事實,東部非洲的乾旱已經接連使得蘇丹、衣索比亞、辛巴威、莫三比克出現飢荒或糧食危機,饑民哀鴻遍野的情境屢屢透過電視與報紙傳達到我們的眼前。也就因為如此,聯合國將2006年訂定為國際「沙漠與沙漠化」年,結合2006年環境日的主題為「沙漠與沙漠化」,而生物多樣性日也以「保護乾旱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為主題,這些舉措與行動在在強調,必須即刻遏止沙漠化的現象繼續惡化,才能使地球環境永續,貧困才能終止。

相對於已然是荒漠的撒哈拉、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等「荒漠」,「沙漠與沙漠化」年的訴諸對象是「乾旱地區(或稱旱地)」(drylands),包括了乾燥草原地區與北非的地中海氣候區,因為雨量與水源相對稀少,因此生態系更顯脆弱。這些地區約佔全球面積的47%,有20億人口生活期間,擁有文化與歷史上的深度,並保有獨特且多樣的生物多樣性。大家熟知的非洲塞倫蓋提(Serengeti)大草原上,羚羊、大象等各種珍禽異獸數萬乃至數百萬隻棲息其間,有些動物在遷徙季節甚至會跨越荒漠地區,去尋找覓食地點。仙人掌、多肉植物、小麥、橄欖、山羊、綿羊等物種,其基因遺傳的根源也來自乾旱地區。

乾旱地區居民的農耕、狩獵與放牧,多仰賴環境所給予的自然資源而存續。一旦乾旱地區變成極度乾燥的荒漠,物種消逝,居住其間的人也無法生存。目前已有20%的乾旱地區趨於沙漠化,這些遭受沙漠化威脅的國家與地區,許多是發展中國家,或是國家中最為貧困的區域。且據聯合國估計,目前全球有10億人的生計遭受沙漠化的威脅,未來將被迫遷離或改變生活型態。無論對人類社會、對於貧民、或是對於環境,這都會是很嚴重的改變,及嚴峻的考驗。

沙漠化的成因很複雜。除了因為氣候變遷造成的乾旱之外,人為因素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舉例來說,當乾旱地區某一部落的人口是過去的兩倍,它對於農地、水源、充當燃料的木材,與啃食草莖的牲畜,都會有兩倍的需求。然而要是這一地區的自然資源無力供應人口需求,長期的耗損土地,沙漠化就會發生。沙漠化會造成物種滅絕、農業減產、人類飢荒等影響,每年造成全球42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因此引發的衝突與爭戰更難以計量。

有鑑於此,聯合國相信,只要遏制乾旱地區人為耗損資源的情況發生,就可以防止沙漠化轉趨嚴重。他們倚重的方法就是永續的環境經營,像是永續農耕、推廣永續能源、水源保護,植樹、復育地力等等。不但要能減低地力耗損,還要能幫助居民脫離窮困,而與扶貧的千禧年目標結合。誠如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5月22日針對生物多樣性日的發言,呼籲各國關注乾旱地區:「遏止沙漠化是必要的一步,因為沙漠化不僅使貧困惡化,也因貧困而加劇。」而環境日的口號:「Don’t Desert Drylands!」,除了有「莫使旱地變沙漠」的意思外,也有不要遺忘乾旱地區的環境與人民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