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生態城市之省思:評量工具應用與綠資源的管理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程

邁向生態城市之省思:評量工具應用與綠資源的管理

2013年08月07日
作者:吳濟華(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所教授)、鄭志明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所博士候選人)

※編按: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是許多科學家認定的事實,人們的生活將愈來愈受極端氣候的影響,城市聚集了眾多人口,一旦災難發生傷害更加擴大,雖然「生態城市」是一定義模糊又眾說紛云的詞彙,其概念與作法相當程度也在回應氣候變遷的挑戰,本季專欄將以「生態城市」為主題,帶領讀者看見生態城市的不同面向。

在面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與環境污染、自然資源耗竭的未來世代,儘管人們不斷探求城市永續發展的可能生機與方向。值此時刻,生態城市理念的宏觀願景持續引導新世紀學者投入進行相關研究,以期挽救我們與未來子孫所瀕臨的生存困境。然而,生態城市僅為理想城市的描述,其目標達成有賴積極的管理工具,目前評量工具雖多,但實際上學界仍無一致性的共識,也存在應用的困難,更欠缺實証支持,因此,其未來的理念方向與評量工具的應用實值得再深入探討。

一、生態城市理念與闡釋

對於理想城市環境的理念論述,一般皆認為19世紀霍華德提出「明日的田園城市」(1898),具有起源性的標竿。而「生態城市」的理念,係由學者亞尼斯基(Yanitsky)於1984年提出。他指出生態城市是一種理想的城市發展式,城市規劃技術應強調建設與自然必須充分融合,以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而居民的身心健康與環境品質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即遵循生態學原理建立起來的一種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模式,俾使物質、能量、訊息高效率的利用,型塑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人類集居地。

《生態城市》一書著者理察雷吉斯(Richard Register,1987)則指出,生態城市係指一個結合生態與健康的都市。生態城市追求人類和自然的健康與活力。並認為生態城市即是生態健康都市,是緊湊、充滿活力、節能並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聚居地。因此,認為建設生態城市有三個主要的環境先決條件:保護、循環和保存生物多樣性;而且生態與經濟必須攜手並進,同時納入決策系統與政策規劃內,故探討生態環境經濟的四個主要步驟應含括:生態區劃、產業布局、政策激勵與公眾參與。這些觀念,皆有助於引導後續相關研究與政策制定,冀可在建構生態城市時能有具體的規劃與發展方向。

學者肯渥斯(Kenworthy,2006)則強調交通運輸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並指出生態城市除了全面性的考量城市中的土地使用型態外,尚應包括對於交通、能源、公共空間、都市設計、民眾參與等領域的綜合性探討。由此可知,生態城市的理念願景係在創造一個與自然共存且對自然環境衝擊極小化的健康、永續又能兼具繁榮發展的城市空間。觀念雖清晰,但實際執行上由於涉及領域既廣且深,至今仍處於理念發展與技術成長的初階階段,僅似一個抽象般獎章,引領著學術與規劃界不斷朝此方向邁進。

二、生態城市的評量方式

生態城市的願景雖然有不同的闡釋觀點,但生態城市究竟要如何評量,卻又是探討生態城市之另一課題。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你不能管理你所無法衡量的東西。因此,衡量方式的正確性與工具的妥適性顯得極為重要。有關生態城市之量測方式,經由不同學者的研究與建議,雖已發展出不同的量測指標系統。經綜理後,概可分為「單位生態資源」及「綜合性指標」二大類,茲摘錄重要者說明如下。

前者「單位生態資源」,主要係直接利用單位生態資源存量,進行計算與比較。例如,「生態足跡法」在估算維持城市基本消費水平並能消解其產生的廢物,所需要的土地面積。「生態承載力法」估算城市空間區域內所能承載的生態容量,並進行時間與空間的比較。「生態價值測算法」係以單位土地類型的生態價值系數,估算城市區內所有土地之生態價值。

以上係應用羅伯特等人(Costanza,1997)提出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量」的理論發展出的評量方法,它認為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本存量所產生的服務,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統運作的關鍵,不管是直接或間接的,他們都對人類福利具有貢獻,且它們代表的是地球經濟價值的一部分。並對16個生物群落共有17個生態系統服務推估經濟價值,並歸納於七類土地,其價值由高至低為:濕地、水域、林地、草地、旱地和水田、荒漠、城鄉工礦用地等,其中最後二項較不具生態價值被估為零價值。

譬如圖一與圖二,係高雄市與台南市依其概念試繪的分布示意圖。此外,「生命周期評估法」以碳排放量為計量單位,對勞動與產品從原料開採、製造乃至最終廢棄處理階段,均納入碳足跡的計算範圍。意即,對產品系統自原物料的取得到最終處置的生命週期中,所有投入和產出及潛在環境衝擊之彙整與整體評估。其「產品系統」,不僅包括實體產品,亦包括服務系統。

圖一、高雄生態系統資源土地分布示意圖     圖二、台南生態系統資源土地分布示意圖
圖一 高雄生態系統資源土地分布示意圖      圖二 台南生態系統資源土地分布示意圖

後者「綜合性指標」,則採用綜合性指標系統進行總體評量,最具代表性的為聯合國統計司所發布「環境和經濟綜合核算系統(SEEA)」以綠色國民所得帳的方式,進行生態環境經濟之評量方式,並依不同學者之見解,而進行多次的修正(Peter,2008)。中國近年亦建構「生態城市」總體評量指標,各城市符合評量績效標準者,頒予不同級別的生態城市標章,以鼓勵推動生態城市發展及生態旅遊活動。

然而,由於這些評量指標在應用領域上各有其優劣特性與條件限制,因此,對於生態城市的認知角度不同,即會採用不同的評量指標。評量工具各自發展的結果,也造成生態城市目標難以一致具象化,且彼此不易客觀比較的現象。

三、生態城市願景省思與策進方向

另一方面,生態城市理念觀點立意雖佳,卻仍受到「深層生態」(Deep Ecology)學者的質疑,究竟「生態城市」的觀點僅是在保住城市中人類對自然需求的永續空間,抑或真的在於保護自然資源與生態系統的不受減損?此一質疑,可由當前許多號稱追求生態城市的評估指標,其主要評量項目仍以人類的經濟、環境與社會的成長率有關不難看出,多數忽略了對自然資源或生態系統真實層影響的評估。

「深層生態學」認為環保理念必須保有它原有生態價值觀念,把人的希望,需求或慾望摒除在外,且認為過去的環境運動是「淺層」的生態學,其宗旨只是為了保護已發展國家人民的健康和福祉,所以它只著重在反對環境污染和資源耗竭等消極的主題上。因此深層生態學者乃更主張,在進行城市治理或工程設計時,必須回歸生態系統本身的需求,以人與自然互相平衡且平等的觀點,探討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方能符合深層生態學對生態城市之期望,而非僅算計每人所享有的綠地面積或遊憩空間而已。

其實,都市環境中保有「綠」所發揮的生態效益,是使都市生態機制可以持續運作的主要原因,部分研究亦認為都市中生態系統的組成必須有其合適的發展以達到生物保護的目的,此亦建構在強調景觀多樣性的保護框架之內。因此,城市綠資源除了能滿足人類親近自然的天性需求外,更能創造多樣化的生物棲息空間,由此可知,都市中的綠資源對於保障生態棲息環境的重要性實不言而喻。

而在城市環境規劃設計相關領域中,有一派研究其實已對城市中的生態綠資源關注已久,並發展出具體評量方式與工具。此一派別提出「景觀生態結構理論」,其先驅者為學者福曼(Forman,1986)。他系統性的提出景觀生態結構評估方法係結合景觀生態與景觀功能的分析模式,其特點之一是強調空間異質性、生態學過程和尺度的關係。其理論基礎係源自MacArthur與Wilson提出的「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1967)。

該理論指出島嶼上之生物物種數在新種的移入與原存在種之滅絕間維持一動態平衡關係。後續生態學家據此演化出生態物種棲地的劃設簡易原則,即綠資源棲地面積越大越好、棲地間距離越近越佳...等概念,並成為景觀生態結構理論的重要評量基礎,包括演化出生態棲地的面積、距離與破碎化等計量指標,成為評量城市中生態綠資源重要管理理論與工具。此一觀點,由評量城市綠資源所形成的生態棲地為出發點,可視為較接近生態城市理念願景中,平衡人與生態之間相互平等的評量方式。應在未來城市治理或工程設計過程中,賦予其更重要的角色扮演。

四、結語

建構生態城市的發展方向雖然仍是漫漫長路,亦充滿許多未知與不確定因素,但卻是吾等責無旁貸的甜蜜負荷。因為,未來不僅是你我需要面對的挑戰,也是決定於現在的每個當下,我們所做的每個政策決定、每個設計方案、甚至每個消費選擇,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自然環境或生態系統,也都或多或少的會再反饋影響到我們的健康環境。因此,不論是生態城市的理念觀點或是評量工具的發展應用,皆應嚴正以視不容輕忽。

本文除簡介生態城市理念與評量工具外,並提出深層生態學對生態城市的警示,強調由生態學的觀點來探討生態城市的本質,特別是評量工具的應用不應忽略生態自身的需求,如綠地所創造生態棲地的重要性。如此,方能建構邁向生態城市的正確方向,確保人類文明發展不僅不會侵害其他自然生態的生存空間,更能發揮保護其他自然生態永續繁延的責任,此一態度,方是生態城市理念的真締。

※ 本文轉載自生態與工程入口網

【參考資料】

  • Arne Naess, The Shallow and The Deep, Long-Range Ecology Movement: ASummary. Inqury, 1973, 16:9-100
  • Jeffrey R Kenworthy (2006),The eco-city: ten key transport and planning dimensionsfor sustainable city development ,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Vol. 18, No. 1.
  • Peter Bartelmus(2008),Quantitative Eco-nomics How sustainable are our economies ?,數量生態經濟學,齊建國、張友國、王紅等譯,2010.01,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Richard Register ( 1984 ) , EcoCities , IN CONTEXT ( a quarterly of humane sustainable culture ),8.31.
  • Robert Costanza, Ralph d'Arge, Rudolf de Groot, Stephen Farberk, Monica Grasso,Bruce Hannon, Karin Limburg I, Shahid Naeem, Robert V. O'Neill, Jose Paruelo,Robert G. Raskin, Paul Suttonkk& Marjan van den Belt.(1997).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ature, Vol387: 253~260.
  • Michael P. Nelson (2008). Deep Ecology. Encyclopedia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Philosophy, 2: 20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