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車,在路上】洛杉磯品牌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不開車,在路上】洛杉磯品牌

2013年08月25日
作者:Taras Grescoe;譯者:陳信宏

大眾運輸與高速公路的爭論不過是一種古老鬥爭的最新呈現而已。經濟大蕭條時期,奧克拉荷馬州的農民搭乘鐵路湧入加州,曾因此與擁有果園的當地居民發生衝突;威尼斯海灘的衝浪客曾因此和支持緩慢發展的住宅業主互相鬥爭;南中央區的簡陋排屋與平緩山丘城或馬里布海灘墾殖區的豪宅社區也因此相互對立。這項鬥爭的標的,是這座北美城市的認同定位終將決定這座城市究竟會成為一個具有繁榮發展與凝聚社群能力的完整個體,或是淪為一塊塊住著自我隔離的屋主、各自為政的飛地。

「必須瞭解的是,洛杉磯不只是一座城市,」史學家馬約(Morrow Mayo)曾在1930年代寫道:「恰恰相反,洛杉磯自從1888年以來,一直就是一件商品,一件透過廣告推銷給美國大眾的商品,就像汽車、香菸與漱口水一樣。」不只是美國—多虧了好萊塢,洛杉磯的生活型態已然成為全球性的品牌。自從當年喜劇巨星基頓(Buster Keaton)開著老爺車行駛在剛劃出的市郊住宅區,乃至最新一集的《我家也有大明星》(Entourage),這種透天住宅與車道的城市景觀就一再在世界各地傳播,成為現代都市生活的典型。這座城市的主要開發商也具體外銷此一品牌,將亞利桑那州與內華達州的許多地區都變成如同沙漠裡的洛杉磯(說得更精確一點,是橘郡)。而杜拜、北京與聖彼得堡的市郊之所以冒出農場式住宅,主要也是因為螢幕與衛星訊號不斷傳播出這種美好生活的形象。

但可以確定的是,洛杉磯的確應該改頭換面了。洛杉磯的都市化程度其實比自以為的還高。該市如今有百分之60的居民都是租屋居住,而不是擁有房屋的屋主。百分之25的洛杉磯居民甚至連車子都沒有。而且,這座城市未來的面貌將以拉丁裔與亞裔人口為主—比起白人市民,這兩個族群都比較沒有排斥大眾運輸的心結,也較願意住在鐵路車站附近。此外,洛杉磯市內縉紳化速度最快的各區,如韓國城、西湖區及回音公園(Echo Park),皆具備了多元種族與鄰近大眾運輸的特性。

要找出前進的最佳方向,可能得回顧過去。從這個觀點來看,大眾運輸導向發展乃是回歸當初洛杉磯原本想成為的那種地方。我們至今在洛杉磯仍可見到當初那種理想的蛛絲馬跡。舉例而言,至今仍可看到知名建商金尼(Abbot Kinney)在20世紀初興建的「美國威尼斯」,由人行道與人形拱橋將密集的房屋連接在一起,而且屋後皆是充滿鴨子與小船的運河。戰後興建的鮑德文山莊,將汽車交通限制於外圍,600戶連棟房屋與公寓分布在一座平靜而且林木茂密的超大街區裡,至今仍是一片生氣盎然且不對外封閉的都市鄰里。在這座大都會的高架道路底下,則隱藏著適合步行的市鎮中心;鐵路路網一旦復興,便有可能為這些市鎮中心再度注入活力。

樂觀的建築評論家班納姆(Reyner Banham)在40年前指出:「高速公路似乎將洛杉磯固定在一種神聖的巨大型態裡,正如教宗希斯篤五世的寬敞街道為巴洛克時期的羅馬確立出形象,或是奧斯曼的『大建設』奠定了美好年代的巴黎形象。」不過,也正是因為高速公路,我太太和我才會覺得難以想像我們住在洛杉磯。我們有些朋友在不久之前搬到洛杉磯,我們造訪他們時一直玩得很開心。洛杉磯到處都有令人驚喜的事物—這一次,我參觀了侏羅紀科技博物館,到好萊塢大道上的「穆索與法蘭克餐廳」吃了威爾斯烤乳酪吐司,還走訪了無人說英語但所有人都抽菸的韓國城,在那裡的一家酒吧喝了燒酒—不過,生活體驗與道路的比例卻完全不對。每次艾琳和我回家之後,我們總是說:「洛杉磯真好玩,可是感覺好像整天都待在車上。」

至於洛杉磯中產階級市民近來對大眾運輸的支持,我也認為並不如表面所見的那麼具有前瞻性。市民對於地鐵的熱衷,特別是在富裕的西區,反映的可能只是一種充滿階級色彩的心態,希望將勞動貧窮人口趕出道路之外,恢復以往那個高速公路通暢無阻的時代。在遍布蔓延型都市的美國西岸,大眾運輸在許多人心目中是個理想的解決方案—前提是搭乘大眾運輸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

這點實在太可惜了,因為洛杉磯居民確實需要各種額外的連接。凡恩街1600號那位名叫尼爾森的房屋仲介是土生土長的洛杉磯人,他對這一點說出一段充滿哲理的話,讓我深感意外。當時我們正站在那棟大樓的屋頂,望向煙霧中模模糊糊的「HOLLYWOOD」字樣招牌。

他說:「我有個來自英國的電影導演朋友,有一次,他告訴我:『我剛到洛杉磯時,注意到一件事,就是你們這裡的人完完全全把彼此隔離開來。在芝加哥、紐約,甚至舊金山,所有人都在5點15分一起卸下領帶,搭乘同一班列車。可是在這裡,每個人都自己開車,大家的黑莓機老是黏在耳朵上,每個人都忙著聽自己的iPod。』接著,他說:『你們這裡的人好像都互不相干。』」

我也這麼認為。但我希望洛杉磯能有好的發展,我真心希望如此。就大眾運輸而言,洛杉磯的人口密度夠高,也有都市鐵路的傳統;更重要的是,洛杉磯確實有大眾運輸的需求。洛杉磯人早已為自己想像出一套大眾運輸系統,只要他們能興建其中的十分之一,就會發現在那許許多多的高速公路之間,其實自己擁有一座真正的都市。

【相關文章】

不開車,在路上:一個無車主義者的環球城市觀察行
Straphanger: Saving Our Cities and Ourselves from the Automobile

作者:泰拉斯.格雷斯哥(Taras Grescoe)
譯者:陳信宏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3年05月06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1357553
裝訂:平裝

※本文不適用CC條款,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