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城市:瑞典SeKom生態自治市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程

生態城市:瑞典SeKom生態自治市

2013年08月21日
作者:蔡錫昌

城市是個相對之下相當晚近的發展,回顧早期歷史人們多半居住在離水源、耕地等生活資源相當靠近的地方,聚落的發展與其說是叢聚的(clustered)倒不如說是猶如補丁般散落在各處的(patched),直到18世紀燃煤產生蒸汽所推動的機械開始在生活各領域帶來越來越多廉價物品,一方面讓原本從事手工產品或農業的人們陷入經濟困境只能流離到都市及其周遭的工廠討生活,另方面替中產階級大量累積財富叢而解放、創造出更多樣化的商品,一切就跟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工作、資源以及尋求這些的外來人口叢聚在這個稱之為都市的所在。

都市的光景

都市自始至終就非鋪滿黃金地磚的烏托邦。用國外的例子來看,13世紀的倫敦堪稱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大都市,實際狀況則是人們與穢物共處:街頭巷弄人們將自己日常的排泄物傾倒、拖曳車輛的馬或驢三不五時地在路上來個一泡屎尿,或是肉販將豬隻內臟隨意扔棄等等,人們要安然踩上路面這些穢物而不弄髒自己的腳唯一的方式就是穿著增高的木屐踮著腳小心翼翼穿過路面。那時倫敦居民也將各式各樣的穢物扔到泰晤士河,在夏季造成河面飄散著令人作嘔的惡臭,讓習慣在泰晤士河畔從事活動的皇室貴族避之惟恐不及。中世紀的城市如此,工業革命初期的城市也不見得就高明到哪裡:四面八方蜂擁而來的人讓空間有限的都市生活環境依舊惡劣。

古斯塔夫•多雷1870所繪倫敦工業區。來源:中文維基百科

隨著工業革命發展將近150多年,歐美早期的大都市陸續更新交通、地下水、住宅區塊、綠地等,逐漸才有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乾淨整潔的樣貌,而第三世界國家的大都市則是因著後見之明少去不少都市發展的冤枉路,但也因著經濟發展失衡在都市內部以及外緣創造出一圈圈令人卻步的貧民窟,創造出一幅摩天大廈富人豪宅與貧民窟共存的景象,至高至低如影隨形,人世間的現實亦如實地呈現在都市生活當中並因著發展的失衡而顯得日益尖銳。

2011年倫敦泰晤士河畔周邊:現代舒適的建築、整潔的街道,一片綠意盎然

整體來說,都市生活已經可說是一種勢不可擋的全球趨勢,2030年估計全世界有接近8成的人居住在城市,面對氣候變遷、能源匱乏、經濟動盪、自然資源減少與自然環境劣化的挑戰,都市的下一步究竟該如何走?

什麼是「生態都市」?

1990末期一連串的國際性會議,永續發展的三腳凳概念被提出來作為一種哲學性的指引,卻無法有效讓人們在這框架下了解到環境變遷與發展的全貌,以及解決潛藏在當中各種相互衝突的價值,因此後續許多不同的元素被納入考量,這些元素包含:

• 利用在地資源發展自給型在地經濟
• 發展再生能源,在能源生產面上力求達到碳中和
• 完善的都市規劃,在交通、土地與空間利用充分考量到人類尺度
• 資源保育,減緩可再生與不可再生自然資源的耗用
• 保育已受損之都市環境
• 確保都市內人人皆有良好的居住環境並擁有的良好工作機會
• 發展在地農業
• 推廣簡樸的生活方式,減低人們物質生活對環境造成的衝擊

上面這些目標的達成,我們稱之以「生態都市」,然而這世界上存在「生態城市」這樣一種近似烏托邦的存在嘛?不論是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那些最為令人讚嘆的鉅型都市,顯然要達成這樣一種境地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在這種狀況下用任何一個單一城市來做為案例介紹的企圖明顯有以偏概全之嫌,因此本文的案例介紹將會游移在幾個不同的區域。

瑞典SeKom

自1990起在瑞典約莫有超過60個地區(接近20%的瑞典自治市)陸續加入國家生態自治市協會,儘管每一個地區面連的問題不見得都相同,但大抵上都是採用「the Natural Step」作為政策發展與行動原則,並在減少燃料使用、減少並回收固態廢棄物、發展生態建築、復育當地野生動物發展替代性交通方案等面相推動相關工作。1998年Karl-Henrik Robert、Karl-Erik Eriksson以及John Homberg三人分別從社會學、醫學以及熱力學的等科學角度發展出一套永續社會的模型,並積極爭取各界的參與討論,這個模型有助於人們從更廣的層面了解不永續全球規模下會發生的事情。

爆炸的人口發展 vs 逐漸縮水的自然資源。來源:BBC

根據「韌性思考(Resilience Thinking)」的作者Brain Walker表示,過去35年來發展中國家穀類的年產量由2.5%下滑至1.5%;在非洲、中美洲等地區,由於水資源的匱乏、土地的劣化,更讓狀況惡化;而過去20年來,全球珊瑚死了差不多20%,另有20%正處於劣化狀態。這些都源於社會-生態系統兩股走向的相互拉扯:正在減少的自然系統與快速增長的人口及因為人口所帶來的資源消耗量,如何確保這兩者不會觸碰到地球永續發展下限的門檻。

在這層認識下,瑞典「the Natural Step」提出永續性的四個指導目標:

• 降低地區對石油的依賴、避免使用貴金屬以及礦物的過度使用
• 降低地區對永久存在化學物質的倚賴、避免化合物質的過度使用
• 降低地區對大自然的侵害,如:土地、水、野生動物等
• 公平且有效率,符合人類需求

永續性的四個指導目標

永續性的四個指導目標。來源:the Natural Step

透過目標做規劃─或精確的說─透過「根基」去處理議題會比就表象來處理議題來得更有效。以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食品添加物做例子,不掌握「根基」的作法是用另外一種化學添加物來取代被舉發的有害物質,而掌握「根基」的作法則是會了解是否真的有需要這樣做。

瑞典SeKom中每個自治市分別在能源、交通、生態住宅、綠色企業、社區生態經濟、生態學校教育、永續農業、垃圾處理、天然資源、土地使用與規劃等層面做出相當亮眼的成績,以下特別針對我們可能比較陌生的社區生態經濟發展做介紹。

SeKom自治市裡的社區生態經濟發展

在台灣的我們對於社區生態經濟的想像可能不脫離生態解說導覽或是某種特別當地土產的生產;例如,台南關廟多汁甜美的鳳梨、台南玉井風味十足的愛文芒果等。但從促進在地健全發展的經濟面去思考時,不免會發現經濟活動都必須要仰賴外部的消費,少了外在消費的力道在地經濟熱度就會自己衰退。

在外界消費力道難以掌握的狀況下,如何促進可自給自足的在地經濟體系就相當重要了。這並非一味鼓吹猶如孤島、完全與周遭區域切割開來的在地經濟,而是建議若社區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滿足居民對於食物、能源、住宅、工作、特定公共服務,如教育、醫療等,等需求,便能建立起韌性(resilience)降低自己暴露於外在大環境劇烈變動時陷於弱勢的情況。

這部分與其說是硬體工程,倒不如說是社會工程,透過社區共識的凝聚找出在地被忽略的資源或是尚未被滿足的需求,並從中逐步透過微型的社會運動累積起改變社區的動力。

以下是瑞典卡力克司部落(Kalix kommun)的案例:

卡力克斯自治市位於瑞典北部北博滕省,總面積1,911.45平方千米,人口17,283,密度9.52人/平方千米。在此自治市範圍內共有18個村落位於北極圈底下,遠離該區的工作與主要商業中心。一如世界上所有其他偏鄉地區所面臨的窘境,人口外移、人口老化、工作機會流失等問題在這個位於北極圈附近的18個村落更顯得冷酷而嚴峻。

改變的第一步始於1990年代後期,18個村落的居民開始集結在一起共同尋找在經濟面與社會面可以強化自給自足能力的作法,透過廣發傳單給全部加起來也不過才180人的全部居民,召集社區會議討論社區現況並集思廣益找出潛在的替代作法。他們首先是透過募集資金來拯救已經倒閉的雜貨店,並共同負責營運工作形成合作事業。這間商店已經儼然成為18個部落的社區、經濟與公共訊息中心,此外它也是一間多功能購物中心,各式各樣的活動叢聚在一起:燃料買賣、電信通訊、食品、圖書流通等。

接著部落居民開始針對年邁居民提供除草與購買食物等合作服務,讓長者們能繼續住在家裡、留在社區,也因為他們繼續在社區生活所以社區內的經濟活動得以有所流通。在瑞典,自治市要負責老年照護,因此這項服務是部落與卡力克斯市政府簽約,而後部落再跟自治市請款服務。

為了創造更多在地工作機會,部落也購買整修一間老舊火車站,計畫出租給一間公司,如此可以創造約5~6個在地工作機會,在一個只有350名居民的社區這個影響相當重大。

社會工程的案例實際上不應該被我們忽視,往往透過社會工程帶動起指在促進永續生活的硬體工程。另一篇將針對英國的轉型城鎮運動(Transition Town Movement)這個大型的草根社會運動來做介紹,希望能藉此更深入生態城市的社會經濟面相 。

※ 本文轉載自生態與工程入口網,原標題:瑞典SeKom自治市的卡力克斯部落

【參考資料】

  • 夢想綠社區:營造你的永續生活,山岳文化出版。
  • Resilience Thinking:Sustaining Ecosystems and People in a Changing World,Brian Walker & David S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