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藥材農藥殘留調查報告之後,綠色和平講述了3位農民的故事,他們並未意識到農藥殘留對自己及消費者健康的危害。
化肥和農藥過量使用是中國的一大問題。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的數據顯示,中國半數省份的氮肥平均用量超過了國際認可的上限225千克/公頃。
濫用農藥不僅會影響土壤質量,還會導致食品安全問題,如近期發現中藥材的農藥殘留量就過高。 如今中國農業似乎過度依賴農藥,這一現象令人憂心。去年,農業部徐明在接受中外對話採訪時說:「農民總是隨意使用農藥。農業部製定了使用標準,然而,如果標準規定使用量為1瓶蓋,農民為了保證效果往往會用3瓶蓋。」
儘管各村莊都有農業技術辦公室,但徐明說沒有辦法監督農民的行為。綠色和平「 誰可救藥 」項目對3位藥農進行了個案研究,發現這個問題根深蒂固,需要對農民進行更好的教育,使其了解農藥的危害以及其他環境友好型的解決方案。
葉大媽:山東平邑縣金銀花種植戶
像這一帶的很多金銀花種植戶一樣,葉大媽也不識字。問到怎麼治白粉病時,她從籃子裡拿出一瓶多菌靈。她拿農藥時根據的是藥瓶形狀和顏色,而非標籤上密密麻麻的說明。
山東平邑縣金銀花種植戶葉大媽對於農藥使用,向來都聽農藥店的建議。可說到高毒、劇毒禁用農藥,和噴灑時候的防護,葉大媽全然不知。
葉大媽說她總是認真聽取藥店售貨員的建議,但從沒有人告訴過她哪些農藥屬於劇毒,要避免皮膚接觸。在她看來,戴手套、面具都是不必要的防護措施。據她所知,並沒有法律禁止使用農藥,因此這些農藥肯定是安全的。然而,她手中拿的毆滅松,正是禁用農藥。
葉大媽覺得不用把自家的菜園和金銀花田隔開,兩邊用的也是同一種農藥。她以為把菜洗洗就不會有農藥殘留了。
她小心保護的只有家養的雞。她覺得雞更容易受農藥影響,因此把雞舍用籬笆圈了起來,盡量避免農藥灑到雞身上。但打藥時,她卻沒有製止8歲的外孫在田裡玩。
小林:雲南文山市三七種植戶
小貴種三七已有7、8年的時間了。像村里很多人一樣,種三七是他和姐姐唯一的收入來源。整個文山地區都種三七,家家戶戶多多都有幾畝三七田。
三七的種植成本很高,需要大量人力。首先,三七必須種在「處女地」上,也就是說地必須休耕2、3年再進行種植。其次,還得搭架子套種其他作物,給三七遮陰。這些都要耗費大量人力。
雲南文山市三七種植戶小林正在噴灑農藥,他們打藥的時候基本都不用防護,甚至直接用手在農藥缸裡拌藥。
女人一般做採摘工作,而男人則負責一月份的播種。三七易受蟲害影響,因此農民都是將多種農藥摻拌使用。
小貴說,播種期間他會用克百威、甲拌磷等藥性很強的農藥。這些藥用來殺死地下的害蟲,都是直接灑在土壤上。另外還要配合其他農藥,一般每週打一次,雨季則每週兩次。小貴說沒人教過他怎麼用藥,他都是靠自己摸索。
小貴不太了解這些農藥對健康的危害。因此他和姐夫拌藥、打藥的時候,很少採取防護措施。小貴的姐夫說,在藥缸裡拌藥時會覺得頭昏眼花,但村里人都不戴面具或手套,他們也是如此。
小貴的女兒現在上四年級,週末會到田裡幫著除草或抓田鼠。小貴四歲的兒子也喜歡到田裡玩。家里人並不在意孩子會接觸到農藥。噴完藥,他們也只是用洗衣粉洗洗手和衣服。
小貴都是從藥材商那裡買農藥,他們從來不會過問他怎麼用。小貴說他不知道藥材會賣到哪裡去。
李大爺:山東平邑縣金銀花種植戶
每次養蜂人碰到李大爺,都會提到農藥,問他打算什麼時候打藥。這是因為,李大爺的金銀花田就在蜂場旁邊,蜜蜂對農藥非常敏感。蜜蜂一般是白天活動,所以李大爺都是下午6點之後打藥,而且盡量離蜂箱遠一些。
山東平邑縣金銀花種植戶李大爺說,農藥殘留是小題大做,只要洗一次雨就把農藥沖掉了,即使不下雨,2、3天也沒有殘留了。
李大爺家幾代人都是種金銀花,從記事起,他就開始幹這個。金銀花是多年生植物,他每年至少要打兩次藥:一次是3月底金銀花開始發芽時,一次是5月開花的時候。他一般用毆滅松和多菌靈,開花時用的農藥濃度更高一些。這時候蜜蜂也更為活躍,因此更容易受到農藥影響。開花後的一個星期內,李大爺就會進行採摘。
李大爺認為,雨水就能沖掉殘留的農藥,不下雨的話,過個2、3天農藥自己也就沒了。我們拿給他面具和手套,他有些猶豫,說農民早就習慣農藥了,不用特殊的防護。穿戴這些讓人覺得累贅。
提到家鄉的金銀花,李大爺一臉自豪。他告訴我們,這裡的金銀花最正宗,全國的大藥店的金銀花都產自這裡。
同仁堂等大型中藥企業並不直接從李大爺手裡購買金銀花,而是從中間商那裡進貨。所以李大爺並不知道自己的金銀花最後到底賣給了誰。中間商並不關心農藥使用,他們購買時只看金銀花的色澤和質量。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