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 | 環境資訊中心
廖鴻基

海洋文化

2002年02月08日
作者:廖鴻基

朋友問我說:「海洋文化是什麼?海洋文化跟我們又有什麼關係?」我想了一下,反問他說:「你覺得海洋是什麼?海洋跟你又有什麼關係?」

這是一個事實,大部分的我們和海洋深遠隔閡,大多數的我們畏懼海洋,我們看得到,沿海漁業資源快速枯竭,我們的海灘花采斑駁都是垃圾,我們大部分海岸被水泥消波塊佔領,我們的海灘正在漸漸消失。我們記憶猶新,一艘小貨輪擱淺油污外漏都能讓我們亂成一團,一場海事糾紛或一場海難都會讓我們幾近束手無策,我們似乎缺少一套完善的海洋政策。

這是我們的海洋現況,林林總總這些問題說起來也許相當龐大複雜,有環境的、有生態的、有政策的……追根究柢,我覺得,我們因為缺少海洋文化而使得我們的海洋、海岸沉淪如此。

無可置疑的,台灣四面環海是一個海島國家,但大多數的我們談到海洋有如談到化外之地——那是遙遠深邃和我們沒有太大關係的領域——我們的確靠海而不親海。一個不親海的民族,當然也一定不會有普及的海洋文化,當然,也就不會也不知道如何來善待我們的海洋。

這是自我認知的問題。我們鎖定自己是「陸地人」,我們的思想、視野、發展或關懷,大多僅止於落在三萬六千平方公里這範圍內。俗話說,充分的自我認知,才可能有機會充分的開展;也有人說,海洋文化是一連串的機會和一連串冒險過程的累積。問題是,我們似乎連冒險的機會都自我放棄掉了。

這是開展的問題。拉高我們的視野,我們不難發現,我們是自我設限在這座小小島嶼上。離岸十二浬以內是我們的領海,何況離岸兩百浬內是我們的經濟海域,我們或許可以暫且不談這範圍內可能含括的資源量,但是,我們不能不在乎,我們幾乎是放棄了這片領域的所有。一個海島國家,難免的其陸域資源體質就是貧瘠而有限的。長久以來,我們看待海岸線是我們的國界,若我們持續將海岸線當作是天險阻隔,那麼,海洋就是我們的樊籬圍牆;若是將海岸線當作是我們的門戶,則海岸線將會變成是我們的大門口,而海域就會是我們發展的前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的例子、英國的例子。毫無道理的,我們自我設限放棄了往海域開展的可能。

這些年來,我們或許可以嗅出,政治解嚴後,戶外休閒活動普遍後,海洋初試啼聲所嶄露的高能量狀態——墾丁海濱的熱鬧擁擠、離島旅遊的興旺、參加東部海域賞鯨活動的人潮、各地觀光漁市的崛起、各縣市藍色公路的規劃與各地漁季的陸續開鑼……僅沿海或海濱就已散放如此的能量,可以想見我們海洋的無窮能量與魅力。

然而,這些以海洋資源為消費主軸的新興產業,我們不難發現問題——動力狂飆吵嚷發洩式海面遊憩活動的盛行、到處吃吃喝喝烤肉、逛夜市的低層次消費形態、來到海上看馬戲看海豚表演的心態……我們是以缺乏海洋文化的形式在消費我們的海洋。

朋友點點頭,似乎同意我的觀點,他說:「是喔,我們一直看向中原,我們是忽略了『轉過頭來海闊天空』的可能。」我補充說:「的確,當我們的思維能夠踏出海岸,看向海洋,我們所處的這座島嶼才有可能無限寬廣。」(本文原刊載於2001.10.12聯合報/聯合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