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線出沒 人們小心翼翼的活在〈若無其事的寧靜〉中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影展

輻射線出沒 人們小心翼翼的活在〈若無其事的寧靜〉中

2013年10月24日
作者:賴品瑀

我們依舊斷斷續續聽聞到一些關於福島核災的後續訊息,包括輻射水還在滲出、因輻射發生變異的動植物照片、為了是否關閉境內所有核電廠不斷有數萬人上街頭,但同時,看著天空塔開張、東京申奧成功、日劇「半澤植樹」風潮籠罩全亞洲,似乎日本已經走出福島核災的悲劇,勇敢的向前走去。也許每個台灣人身邊,多的是已經開始恢復到日本旅遊觀光的朋友。東京,這個離我們好像很近其實有點遠的城市,它與核災的距離,看來更加曖昧。

電影人杉野希妃身兼製片與女主角,拍出電影「若無其事的寧靜」,藉由兩位居住在東京的少婦,展現出災區外的日本人,在無色無味的輻射下,選擇焦慮的奮戰或是小心翼翼的維持著所謂的若無其事。此片對於尚在爭執核電存廢的台灣而言,可說是一部逼我們思考的電影,在台北電影節與大小特映會席捲掌聲之後,也將在本週五(25)日於台北真善美與喜滿客戲院上檔。

維持著日本電影一貫的輕盈明亮風格,居住在東京的紗榮子與由香子,都是美麗年輕的少婦。一開始311大地震對他們而言,不過是烹飪節目中斷、有些書從櫃子掉下來得收拾、丈夫因為交通大亂而走路回家,如此而已的混亂而有點擔心的一天,然而隨著福島核電廠的事故訊息傳來,她們的人生也開始了重大的改變。

「因為地震那一刻,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她而不是你們,抱歉。」紗榮子的先生就這樣拋下了她與就讀幼稚園的女兒清美。生命意義剩下女兒的紗榮子堅強起來,為了保護女兒受到輻射的傷害。她不斷的向幼稚園建言,做輻射檢測、讓孩子戴上口罩、取消戶外的遊樂,甚至因為無法信任午餐的食材,而決心讓女兒每天帶便當。然而這些為了保護孩子的意見,卻讓園方與其他家長感到困擾甚至惱怒。「政府沒說要測、政府還沒正式公布波菜以外的蔬菜有問題、不要吃波菜就好了」、「你這樣為讓別人感到恐慌與困擾的」幼稚園說一切遵從政府的決策,彷彿「依法行政謝謝指教」般的官僚一般,叫人又急又氣,其他孩子的家長並非認同她的見解,或是心存疑慮卻不敢開口,讓她一人孤軍奮戰。

「政府有可能說謊騙人!」紗榮子以此言反擊,也的確,從核災發生以來,日本政府與東京電力公司,曾經多次欺瞞與拖延告知核災狀況,於是她自己拿著輻射計在幼稚園到處測量,但反而遇到其他媽媽說,「我們當然擔心孩子,所以才要阻止你。」她們認為,若是讓孩子一直戴著口罩,甚至再與不能到戶外玩,將會是多麼大的壓力,因此說紗榮子根本是入了「恐慌教」、是「輻射狂」,一切舉動都讓旁人感到不安,於是她開始有接不完的無聲騷擾電話、滿信箱的垃圾等等霸凌的待遇。

「你有沒有想過災民的心情呢?你這樣是歧視災區!」幼稚園的其他媽媽罵的理直氣壯,但殊不知紗榮子的老家正是災區之一。經過一台被貼滿「我們不歡迎從災區來的汽車」「快走」「不要把輻射帶來」字條的汽車,「我好不容易從災區逃出來!」車主氣憤的撕下字條對紗榮子大罵,「都是你們東京人需要用電才在我家蓋核電廠的!」

「日本正在平靜的復原中」聽著廣播傳來如此的言論,由香子雖然還沒有孩子,但走不出流產陰影中的她,其實也有她的焦慮,從地震那一刻便擔憂起核電廠的安危,徹夜上網研究車諾比事件等資料。先生雖然理解支持她,但進了辦公室,還是有屬於他的困境要面對,小至為何戴著口罩都得說謊搪塞,主管不斷說著「大和精神」、攜手共進,妻子希望他調職到關西的請求,讓他很難對主管說出口。提出後,果然面臨「公司本來對你寄予厚望、你這樣叫其他留下來的人怎麼想?」等等的責難,同事間的烤肉大會,管他什麼受曝的危機,也非去不可了。

「我們決定只販賣國產食材,幫助災區。」包括曾經在幼稚園裡指責紗榮子的婦女,都在社區的超級市場問了店員「怎麼沒有進口魚了?」然後默默的接受這個事實。由香子買了好多小孩用的口罩,決定前往幼稚園放送給小朋友與媽媽們,懇切的呼籲著「請讓你的孩子戴上口罩!」然而卻換來被送進警局的結果。

「媽媽,我流鼻血了...」紗榮子在收到離婚協議書同時,發現女兒清美流鼻血,「如何奮戰都沒辦法戰勝輻射呀!」堅強的媽媽崩潰了,打算開瓦斯走上絕路,而同一時間,由香子在快遞先生的提醒下,發現隔壁有著濃濃的瓦斯味,連忙破門而入搶救。這時我們才發現由香子與紗榮子到底住得有多近!

居然只是一牆之隔的鄰居,卻從來不認識對方,多麼諷刺與血淋淋,人類已經走到了如此疏離彼此的地步,何況如何找出可以一起並肩作戰對抗輻射污染的戰友?

片中從電視電腦螢幕、廣播、報紙陸續傳達核災的訊息,而不曾實際展演任何來自核災區的真實畫面,正如真實人生中我們也只能從這些管道得知無色無味的輻射到底出了什麼事,而很難親眼看見些什麼,永遠只是被動的「聽說」,提出的懷疑卻很難得到解答。似乎在這樣的「視而不見」之中,任何的辯論都永遠不會有交集。

值得一提的是,在家中、幼稚園、超級市場等日常場景外,其中有一場戲,是紗榮子到了一間看似二手商店的小店,買了輻射計並跟老闆討論起核災的事情,筆者猜測,也許演的是類似「素人之亂」之類的店鋪,這樣的小店,可以是當地討論核電等議題的空間,我們也發現,台灣漸漸有些咖啡館、小書店也走向如此的營造,化身「反核柑仔店」等,在最底層的地方與街坊進行溝通交流,而非面無表情的刷刷條碼,只有金錢與物質上的交換。

其實,若核一二四廠出事,大台北地區根本直接身陷災區,而不似片中的東京人還有機會假裝若無其事,但本片對人心的探討與描寫,也並非只發生在核災之後。打破對於核能、環境等等社會議題冷漠、以為事不關己、以為可以若無其事的姿態,其實可以不要等到悲劇發生,現在就可以開始了。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