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核電的迷戀中驚醒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從對核電的迷戀中驚醒

1987年02月14日
作者:楊憲宏、卓亞雄

核能第四廠到底應不應該於本世紀內興建,經過多年爭議;在中華經濟研究院的評估報告重要內涵披露後,終於有了一個較客觀,並兼具專家、企業、民意基礎的結果。

國際著名的電力專家陳謨星在美國德州獲知政府有可能依此評估報告,擱置核四廠計畫後表示:「如果是這樣,這將是個好的開始。」陳謨星曾任台電顧問,現任德州大學電機工程能源系統研究中心主任。

陳謨星指出,過去台灣官方太迷信核能,並使許多人誤以為不發展核能就有電力匱乏問題,而且核能一再被誤導為「最便宜」、「最符合經濟發展」的電源。他認為,中華經濟研究院報告的最主要的貢獻應是:「使大家有機會知道真相。」陳謨星希望這份評估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政府應依此客觀基礎,持續為台灣將來電力應如何發展、管理做大規模研究。


核四評估提出的三個方案中,經濟首長顯然知道從總體面的考量,可能必須選擇丙案,放棄核四廠的興建;但是放棄核四計畫的理由,經濟首長始終不從台灣地區電力系統應有搭配模式來解釋,反而避重就輕的說是台中火力發電廠可以替代;這個說法也暴露了經濟部會對核能發電認知的不正確,甚至於迷信的地步。

事實上,整個核四計畫的研究目的,應是企圖找出在台灣單一電力系統、自產能源稀少、人口密度大、工業用電又佔大宗等的客觀條件下,燃煤、燃油及核能等不同的發電方式應有的搭配方式;丙案雖然字面上是公元2000年前不建核四廠,但深入的解釋應是公元2000年前台灣電力系統的搭配,核能部分現有3個核廠,6部機組的裝置容量夠了,而不是核四計畫的裝置容量被台中火力發電廠取代,當然更不能推論台中火力如果不建,核四就需要興建。

決定不再仰賴核能四廠為公元2000年前新電源,台灣地區將來的能源政策也必須要有整體的全新考量。新能源政策甚至應該包涵,打破只由台電發電的局面,如由台電輔導國內具發電潛力的產業,從事「汽電共生」,增加能源使用效率的先進做法。

「汽電共生」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有剩餘熱量產生,可用於發電,若有多餘的電力還可賣給電力公司。

多年來,台灣地區沈浸在事事「等待核能」的迷思中,很少對這些新電力趨勢多做深度研究。陳謨星指出,最近一次的「美國電力會議」,主題幾乎都集中在這一類「除核能以外」的能源使用討論。

許多人擔心如果沒有核能四廠,台灣地區將有斷電問題。陳謨星曾對台灣電力結構做過分析,但認為目前電力的問題,並不「患寡」,而是電力管理、使用效率都不佳。

他估計台灣地區的電力,至少有50%是經由馬達來做功,陳謨星指出,這些馬達的效率普遍很差,如果能改善10%,「這將是多大的節省!」

將來台電自身應致力於改善現有機組、延長電廠壽命、增加現有機組發電能力,並改善輸、變、配電系統。這些點點滴滴的改善,累積的電力不可忽視,陳謨星估計至少等於:「核能三廠一組發電設備。」

如果全力發展「汽電共生」,他估計,台灣地區的潛力也可達200萬瓦,等於一座核三廠的量。

其他如時間電價、電力轉換能源儲備,如夏天尖峰用電時節,大樓利用晚上餘電結冰以備白天減少冷氣用電,都是未來幾年台電與其他能源研究單位應共同努力的方向。

而美國電力專家最近更提出,每一秒鐘所發的電,成本都不同,電價也應不同,所謂的「即時電價」(real time price)的新觀念,對台灣將來更是絕大挑戰。


中華核四評估計畫大致可以為公元2000年前台灣電力系統應有的搭配,為台電建立40年來第一個理論依據,公元2000年後的最佳搭配應否調整?應否加入新的電廠?仍然要先由系統方面的專家檢討現有系統,及對負載成長預期、系統調度現況、負載管理改進等諸多因素來推算,從確定需要建電廠,到選擇核能、燃煤或燃油,及與財政及經濟專家研究,找出在全系統中的最恰當經濟配比及可靠性、穩定性的發電方式。

陳謨星認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的評估報告將來正式面世時,應對全國民眾有一次清晰而詳細的交代,這應是一次全國大溝通的機會。此事關係著全民將來的生活品質,打破成規讓民眾參與決策程序、成果,將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本文由楊憲宏、卓亞雄共同執筆,
原載《聯合報》1987年2月14日第3版

※ 本文轉載自《公害政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