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試行農地入市 宅基地流轉成亮點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安徽試行農地入市 宅基地流轉成亮點

2013年11月18日
摘錄自2013年11月15日財新網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中國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的同一天,安徽省政府公開了該省在20個縣市推行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允許宅基地流轉和有償退出的檔,引起各界廣泛關注。農村問題學者指出,安徽此番農村綜合改革試點,涉及農地入市、土地入股,具有制度變遷的價值,值得關注。

這份全名為《關於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該省20個試點市縣範圍內,將允許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用於工業、商業、旅遊和農民住宅社區建設等。流轉方式則包括出讓、租賃、作價出資、轉讓等。

目前,中國建設用地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國有建設用地;一類是集體建設用地。這兩類建設用地,權利是不平等的。前者可以自由交易,抵押融資,出租轉讓等;後者則不允許公開入市交易,只能在本村內使用,比如搞鄉村工業等。

農業專家郭書田認為,《物權法》規定,農地承包權是一種「用益物權」,即是財產權。就承包地而言,農民可依法選擇把承包權轉租出去,從而獲取租金收入。另一塊是股權,即通過土地股份合作社,搞土地入股,從土地的經營利潤中獲取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