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橫行】新生兒加護病房意外頻傅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微生物橫行】新生兒加護病房意外頻傅

1980年04月25日
作者:潘嘉珠、翁玉華、楊憲宏

馬偕醫院在本月初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上提出的一篇報告,震驚了醫學界。如果一般人瞭解這篇報告所顯示的意義,會更感到震驚。

這篇報告的大意是說,馬偕醫院的新生兒加護病房有部分人工呼吸器的噴霧瓶受「綠膿桿菌」污染,在過去1年中造成5名新生兒死於綠膿桿菌腦膜炎或菌血症。

馬偕醫院在事件發生後,檢討了整個醫院的器械消毒方式,不妥當的立刻改善。

他們把這一事件得到的教訓,在醫學會上報告給同業,希望大家一齊來注意防止。

馬偕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大型醫院,在教學醫院評鑑上,僅次於臺大、榮總和高雄中和紀念醫院,名列「準一級」。像這樣水準的醫院竟然發生這種意外,不免讓人想到:別的醫院是否也發生過這種不幸?

民生報採訪醫藥新聞的記者楊憲宏、潘嘉珠、翁玉華作了番調查,證實的確有別的醫院也出過這種不幸,只是他們不像馬偕具有社會責任,並沒發表出來。

令民生報記者大感訝異的是:包含大型醫院在內,許多醫院在遭遇這件事後,並未積極謀求防止之道;綠膿桿菌感染將來勢必這會再出現於新生兒加護病房,這會有無辜的新生兒受害。

因此,民生報決定把這件事公諸社會大眾,希望透過輿論的力量,由衛生主管官署督促醫院來改善。

在馬偕醫院於小兒科醫學會上提出新生兒加護病房的綠膿桿菌感染報告後,也許是與會醫師怕自曝其短,會上的討論大多是泛泛之談。

會後,馬偕醫院小兒科立刻接到臺北一所大醫院的小兒科醫師的電話,請教解決之道。這家大醫院也發生過這種意外。

在此,先解釋一下綠膿桿菌是什麼樣的細菌。


新生兒抵擋不住它

綠膿桿菌在細菌染色分類上,屬於「革蘭氏陰性菌」,性喜潮濕,存在於土壤、水中,對健康人無致病力,但對於新生兒或抵抗力差的小孩,綠膿桿菌的毒害力就大了。在顯微鏡,綠膿桿菌呈長桿狀,在菌體的一端長著鞭毛,菌落在培養皿上閃著藍綠光。普通人傷口流出的膿,呈現黃綠色,就是由這種細菌造成。

健康人的消化道中,存在許多種細菌,受到我們免疫系統抑制,不致危害人體。綠膿桿菌便是其中一種。在正常人的喉嚨上用棉花擦拭法取樣,便可培養出綠膿桿菌,它在健康人身上以「弱小民族」姿態存在。人體中比較活躍的細菌大多是鏈球菌屬、乳酸菌屬……只要這些算是「老大」的細菌在活動,綠膿桿菌便出不了頭。

人體內眾多細菌是以互為消長的型態存在,保持微妙的平衡。但是,新生兒本身對抗細菌的免疫系統還沒發展完成,就比較畏懼細菌。在出生後3個月內,新生兒賴以對抗細菌侵襲的只有傳自母親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這些球蛋白主要對付的還是「革蘭氏陽性菌」,遭遇像綠膿桿菌這類「革蘭氏陰性茵」就不靈了。一旦新生兒因此發病,便鮮有抗生素能制伏住它。


呼吸器最易受污染

新生兒生病,症狀不像大人這麼明顯。譬如,有些新生兒已發展成致命的敗血症,臨床上可以見到的只是他在發燒,不想吃奶。所以,有時醫師視情況會給剛接生下來的新生兒吃點抗生素,作預防性治療,然後才作抽血、化驗等例行檢查,看他是否受細菌侵襲:如果沒有,才停藥。

這種方式其實並非萬全之計。若是所用的抗生素只能殺死別的細菌,無法殺死綠膿桿菌,綠膿桿菌也許會迅速坐大,貽禍無窮。剛生下來的嬰孩,何時受了綠膿桿菌侵襲,不知道。目前,能抑制綠膿桿的只有兩種混合使用的抗生素,其它抗生素的效果都不好。因此,萬全之計是竭力防止新生兒受感染。

1965年,美國小兒醫學會的新生兒討論會上,有專家一再強調:消毒、乾燥、絕對隔離,不斷檢查新生兒用具是否受污染、嚴格管制已消毒用品……要面面俱到,才能防止「綠膿桿菌」對新生兒的侵襲。

1967年,倫敦聖湯瑪士醫院的伊安.菲力浦醫師在著名的「衛生學」雜誌上發表接受人工呼吸器病人遭「綠膿桿菌」侵襲致死的報告。他認為,潮濕是最糟糕的因素。

當時消毒技術遠不如現在,使用人工呼吸器遭綠膿桿菌污染的機會很大。菲力浦仔細分析感染綠膿桿菌病人的床單、病房的塵土、用具、呼吸器、噴霧瓶,發現呼吸器導管中的綠膿桿菌型態,與病人身上的菌體相同;表示先有器械污染,才使病人感染而喪命。


英國作法值得借鏡

此後7年,菲力浦醫師不斷研究防止綠膿桿菌污染的方法。1974年8月,他在權威的「尖端」雜誌發表「如何控制人工呼吸器不受綠膿桿菌污染」,備受注目。

臺灣地區跟英國同屬海島型氣候,濕度較高。一位小兒科教授說:「在防止綠膿桿菌污染上,我們應多看看英國方面怎麼做。因為我們經營醫院的方式,情況比較像英國,氣候也像。美國比較乾燥,綠膿桿菌原就不易生存。如果美國發生綠膿桿菌污染加護病房,他們會想出一套上千萬美元的計畫來改善,反正有錢就好辦事。英國不同,他們較節省,想出的解決方法也是比較省錢的方法。」

醫院的器械只要受潮,便予綠膿桿菌以可趁之機。「納爾遜小兒科學」中記載,綠膿桿菌甚至可以生長在蒸餾水中。受污染的蒸餾水,細菌含量高達每cc含100萬個菌體,仍然看起來很清澈。

醫師必須不斷作地氈式的檢查,各種醫療用品都作棉花擦拭細菌培養。一有徵兆,馬上重新消毒。

躺在保溫箱的新生兒,有部分情況差的必須接上人工呼吸器,幫助新生兒呼吸。這些加護器械價格昂買,必需重複使用,而空氣中到處是污染的細菌,防不勝防。


如何消毒煞費心思

馬偕醫院在出了一連串意外後,打算多買幾套人工呼吸器備用,這樣可使器械的消毒時間多些。目前他們器械常不敷應用,消毒過的呼吸器用具原本應保持在無菌狀態下,讓它自然乾燥。但是,往往因為新生兒等著用,有時根本等不及完全乾燥就必須使用。

馬偕一位醫師說:「病人太多,器械少,空間小,實在無法事事周延。」

在大多數醫院中,凡是器材可受高壓、高溫消毒的,全交由壓力鍋加熱,但像人工呼吸器的膠管、噴霧瓶等,受熱會變形;外科剪刀受熱會鈍,原則上採化學消毒法。化學消毒法各國應用不太相同。

英國倫敦聖湯瑪士醫院,用甲醛衍生物雲霧室消毒法。在雲霧室中、甲醛衍生物濃度高達5300ppm,溫度是攝氏4度。消毒品洗淨、乾燥後置於室中,甲醛衍生物氣體由特殊裝置不斷吹入呼吸器軟管管道中。然後,用潔淨空氣去除甲醛氣,隨後注入阿摩尼亞氣體,中和甲醛衍生物。全部過程費時3小時半。消毒後,隨時可供應用。甲醛類的消毒劑是目前所知最強的化學消毒劑之一。

馬偕醫院目前使用的消毒法有兩種:一種是化學浸泡消毒劑,這種方法的效果很好,但麻煩,消毒後必需等它自然乾燥。另一種是氣體滅菌法所用化學氣體是目前醫界認為消毒力最佳的氧化乙烯,簡稱E.O。它的缺點是麻煩,危險性高,價格昂貴。

應用E.O需要空間,它有腐蝕性,有爆炸之處。嚴格說,不是一種理想消毒法。

目前使用這種消毒法只有規模較大的醫院。最近,臺北有幾家大型醫院打算引入一種較新的消毒劑,也屬化學浸泡式,也是一種醛基衍生物,據說效果很好。不過,此法也有「自然乾燥」方面的問題。


加護病房應該分區

這些消毒方式都是相當進步的方法。不過,記者參觀過幾家醫院的新生兒加護病房後,仍不能釋懷。

英國聖湯瑪士醫院史賓塞醫師1974年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發表一篇文章,全面檢討他們所有的加護病房設施,認為加護病房必需嚴格分區:有感染的病患應住進「污染區」;如果沒有感染,則住進「潔淨區」病床。

區與區之間完全分離,與外界則以空氣調節系統分開來。

聖湯瑪士醫院只是一家860床的教學醫院,為倫敦中南區20萬民眾服務。但是,他們加護病房的防污染措施卻相當上軌道。

反觀我們的大型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擁有一流的消毒設施,但病房格局卻沒有作特別設計,病人間發生交叉感染自然難免。

我們的大型醫院大多建築老舊,加護病房是後來改裝而成,在格局上不能作大太變動。

至於規模小的私人醫院,大醫院所遭遇的種種難題,包括綠膿桿菌事件在內,對他們而言,自是難上加難,他們消毒怎麼做?隔離怎麼要求?出過多少次差錯?更不容易知道了。

到底每年有多少小生命如此斷送?我們不知道,但由上面種種狀況判斷,恐怕不在少數。

在最近的將來,我們會擁有更多家1200床,1500床的超級綜合醫院。希望主其事者能在設計之初便注意到這些問題,否則徙有堂皇的外貌,卻是敗絮其中,又有何益?

潘嘉珠、翁玉華、楊憲宏 合寫
原載民國69年4月25日民生報

※ 本文轉載自《另一個公害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