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煙草路】抽菸帶來外部成本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漠漠煙草路】抽菸帶來外部成本

1986年01月09日
作者:楊憲宏

美菸進口問題,隨著中美菸酒談判雙方歧見僵持,愈來愈引起社會大眾注意。前昨2日,本報抽樣全臺955名民眾,完成「民眾對美菸優惠進口意見調查」,大多數受訪者,對美菸優惠進口採取相當負面的看法。

菸酒談判美方代表要求菸商有廣告、促銷權利,要求壓低公賣利益。無非想讓美菸在短期內開拓臺灣市場。其實,在美國境內,菸商也面臨著相似的問題。

在廣告方面,美國境內,菸商已受到相當廣泛的限制。在價格方面,雖然美國菸商無「公賣利益」的限制,卻有反對抽菸的壓力團體,運用國會壓力想增課更多的於稅,企圖使香菸價格上升,達到抽菸的目的。

在所有爭議中,最讓菸商啞口無言的應數去年9月美國科技評估局(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完成的一分評估報告。這份報告名為:「與抽菸相關的死亡及成本」。去年10月經濟學家高希均教授也曾在聯合報提及這份報告的重要性。

科技評估局在這份報告中,做了史無前例的估計──抽菸的「外部成本」。也就是估計因為抽菸引起的負面影響,社會要用多少錢去彌補這些損失。

在美國一包菸的售價約1.2美元,但所引起的「外部成本」分攤在每一包菸的消費上,則高達2美元。高希均教授解釋說:「當消費者在負擔自己1元2毛美金的一包香菸時,其每包香菸所產生的2元美金的外部成本,正由社會大眾在分擔。」

科技評估局時估計了去年1年的美國人花費在與抽菸相關疾病的醫療費用約在120億至350億美元之間。因抽菸帶來生產力的損失約在2700億至611億美元之間。

因抽菸帶來的社會損失1年最高竟可達近千億美元。而菸商每年繳給聯邦的菸稅卻只有46億美元。

美國反菸國體已經根據這份報告,要求美國國會通過課菸商更高的菸稅。來彌補他們的「罪惡」。

檢討這件去年才發生的事,應該十分值得社會大眾在思考「美菸優惠進口問題」時的參考。

美菸進口每賣出一包,我們的社會也與美國一樣,要為它付出2美元的「外部成本」,這還在「公賣利益」之外,我國的談判代表不曾向美方代表提出的「社會損失賠償」。

臺灣菸酒當然也有相同的問題,必須接受批判。國內抗菸聯盟最近一再表示這個觀點,不只要對抗美菸,而是對抗所有的香菸。

從聯合報所做的民意調查顯示,臺灣地區反菸運動的時機已相當成熟,今後,民眾會在要求「健康權」方向,有更積極的行動。美國菸商開始嘗試著去瞭解中國民眾爭取這種「基本人權」的事情。他們將來在臺灣所遭遇的反菸壓力,將與他們今天在美國遭遇的反菸壓力,無任何差異。而香菸的「外部成本」問題,將是下一個爭議熱潮。

原載民國75年1月9日聯合報第3版

※ 本文轉載自《另一個公害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