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2070年臭氧層破洞能癒合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NASA:2070年臭氧層破洞能癒合

2013年12月18日
摘錄自2013年12月17日台灣醒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美國太空總署(NASA)科學家分析臭氧層的化學成分後指出,臭氧層破洞過去幾年有變大的趨勢,不過風力會使破洞看起來變小,預計再過20年,大氣中破壞臭氧層的氯會持續降低,破洞也將開始復原,估計到2070年可以完全復原。

NASA科學家稍早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年會上提出報告,自1987年《蒙特婁議定書》通過後,197個簽署國承諾禁用會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例如「氟氯碳化物」(CFCs),而科學家最近發現,大氣中會破壞臭氧層的氯(chlorine)已經逐漸減少,但已遭到人為破壞的臭氧層破洞一時之間仍難立即復原。

2006年時,科學家曾發現破洞變得相當大,直至2011年還繼續增加,到了2012年才又開始縮小,而這種「忽小忽大」的現象預計還會持續20年,即便如此,科學家認為,臭氧層破洞確定「變小」是必然趨勢。

科學家發現過去破洞變小的原因,主要是透過風力的幫助,大量移動臭氧造成洞口看起來被填滿的現象,NASA科學家史翠罕表示,「目前來說,風及溫度是決定臭氧層大小的主因,」而「氣候」則會一直持續影響臭氧層破洞變化直到2025年為止。

史翠罕指出,一切必須等到大氣中的氯含量低於1990年代的水準,臭氧層才能開始真正步向「復原」的道路,科學家預估時間點約在2015年至2030年之間,而等到2070年後,臭氧層破洞才會完全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