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開採遺汙染 湖南整治「亞洲最大雄黃礦」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千年開採遺汙染 湖南整治「亞洲最大雄黃礦」

2014年03月31日
摘錄自2014年3月28日新華網湖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記者從湖南省環保廳瞭解到,針對當地突出的砷汙染遺留問題,湖南省將對「亞洲最大雄黃礦」石門雄黃礦區進行全面整治。近期治理重點是加強砷廢渣處理,並將對礦區居民分步實施搬遷安置和全面進行一次體檢和救治。

位於湖南省常德市石門和張家界市慈利兩縣交界處雄黃礦,是亞洲最大的單砷礦區,礦區具有1500多年的開採歷史,長期的采、選、煉礦產生的廢氣、廢水無組織排放,廢渣裸露堆積,對礦區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汙染,留下了沉重的治理包袱。

雄黃加工後可入藥,遇熱會分解變成劇毒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多年的開採使石門雄黃礦區積累了大量含砷廢水、廢渣。據石門縣有關部門調查,砷汙染已對居民的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目前,湖南省環保部門已啟動了礦區含砷廢渣治理與處置一、二期工程,將對20萬噸含砷廢渣、4萬噸含砷汙泥進行穩定化、固化處理和安全填埋,同時建設廢水處理站收集處理填埋場滲濾液和廢棄礦井含砷廢水,並對原廢渣、砷泥堆積場進行生態恢復,預計今年8月基本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