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劇烈消耗,地球在發燒,一項被許多人遺忘的素材:竹子,現在可是抗暖化的無名英雄...
細心照顧著即將開花的水蜜桃,鎮西堡部落耆老尤敏,身手矯健地爬上爬下,因為腳下有堅韌的竹架子,他才敢放膽移動。他說竹子最耐用,在交通不方便、沒有鋼筋水泥的時候,竹子就是最好的資材。
迎著風,輕輕搖擺,清新感撲面而來,從前,竹子是常用的建材,卻被鋼筋水泥取代,漸漸的,竹子被遺忘了,卻也有人始終記得它的好。
在雲林農業博覽會的一個場館,負責設計的建築師甘銘源,希望人們重新看待竹子。他說,雲林縣缺乏一般的樹木森林,竹林卻很多,所以利用來做展館設施。 參訪遊客覺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竹子卻呈現從沒看過的組合,用創新思考, 讓竹子的功效達到最大化。
這座場館叫做碳匯林場,碳匯,是指從空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機制,負責規劃的慈心基金會,長期推動種樹與有機農業來幫地球降溫,而場館本身就是減碳示範。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木材要成材,至少要三、四十年,竹子只要三到六年就可以使用,短時間內把很多二氧化碳匯集成材。每公頃孟宗竹,每年可以吸存35到50公噸的二氧化碳,而且彈性好,強度高。
建築師甘銘源表示,就地取材、全用竹子蓋的房子,碳排只有鋼構造的2%左右,因為省下了煉鋼與長途運送的成本,加上竹子再生性非常快,只要透過構件抽換,就可以延長使用年限。
農業博覽會使用的竹材,都來自不遠的古坑鄉,這裡有位竹農郭守發,從小就與竹子為伍,因為住在山上,童年沒有玩具,都用竹子自己做,現在年過六旬,只要有空,還是喜歡拿竹子來創作。
他的竹藝,精巧實用,除了手上把玩的,他還有更大型的作品。一個偶然機會,身為石壁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他,開始以竹子來營造社區意象,竹子從玩伴變成低碳建築的好夥伴。郭守發說:「孟宗竹是所有竹材最好的建築竹,這邊竹子長很多,省工、省本、多利,我就做成了五元二角亭。」
好幾座幾何型的竹亭,依偎著蜿蜒的農路,三角的、四角的、五角的、圓形的,五元二角是加起來的總和,旁邊的拱橋,也完全用竹子打造,走起來平穩不搖晃,前陣子才翻新。郭守發表示,一支竹子都有一萬公斤以上的拉力,而換下來的竹材,回歸土地當作有機肥料,筍子會長出來,可以循環利用。
在郭先生眼裡,竹子,食衣住行都能用到,一身是寶。長得高大漂亮的可以蓋房子、剛長出來的竹筍可以吃,其他的還能拿來燒成竹炭。
彰化的大有社區,也造窯燒竹炭,他們的用法卻出人意料。
這一帶原本是長滿刺竹的荒地,舊名「竹頭角」,近幾年,居民發現竹子的新用法,不同溫度燒製的竹炭,有不同功能,他們收集廢棄竹子或木頭,低溫悶燒,把植物體內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生物碳。「它是大自然的廢棄物,我們把它變成寶貝。」大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素秋拿著燒好的竹炭,很開心的說。
他們的炭窯就位在稻田旁邊,因為燒出來的竹炭,要壓碎撒進田裡。吳素秋表示「弄碎了翻到田裡,可以保護土壤80年,把碳都藏在裡面,因為碳有吸附能力,只要燒的時候不超過450度,它可以讓生物寄生,能改變土壤,讓微生物回來。」
大有社區是目前台灣唯一把生物碳放進稻田裡的先鋒,居民四年來,將一塊塊的田地當作實驗室,持續對比使用生物碳與不使用的成果。吳素秋說,去年有使用生物碳的田地,水稻完全沒有稻熱病,另一塊沒使用的田,卻因為稻熱病,收成只剩三分之一。
生物碳改善土壤,增加有機質,土壤的活性增強了,長出來的作物,自然強壯健康,有助於轉做有機農業。這片無毒自然田長出的稻米,居民稱「金碳稻」,並且將收益回饋社區,每天中午,社區老人家會齊聚一堂,一起用餐。吳素秋說:「我們的金碳稻就叫做『真賺到』,賺到大家的健康,我們想用這些理念,讓年輕人覺得鄉下有生機,願意回來。」
用生物碳種田,希望吸引年輕人回流,活化的不只土壤,還有整個社區。社區賺到的不只健康,把碳藏回田裡,也幫了地球的忙,因為大自然的碳,原本就固存在海洋、森林、岩石與土壤當中。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現在天然災害非常多,這都是暖化的問題,有機農業本身就是很好的匯碳行動,協助地球降溫。」
在地球升溫危機中,竹子有了全新定位。這種台灣山區常見的植物,是低碳建築的好選擇,同時也成為「匯碳功臣」。
※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