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祭」行曲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動物「祭」行曲

2014年04月14日
採訪、撰稿:錢志偉;攝影、剪輯:陳添寶

放生、入神 、神豬,動物在宗教儀式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救贖、還是虐待,祭動物,真的是積功德嗎?

宗教儀式真的是為了積陰德?

台北城市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江燦騰說明,台灣民間各種神明的入神,其實是神像雕刻者的行業傳統和職業秘密。在木刻神像背後開洞,將昆蟲或小動物活體塞進內部,讓其死亡,可以讓神明顯得「威猛有神」。

活潑可愛的白文鳥被活塞入神,遭到輿論制止,另外每逢農曆7月20日,客家義民祭的「賽神豬」活動,也引發議論。

這項活動源於日據時代,因為要鼓勵養豬戶養出好豬,在祭神儀式中加入這個活動,農家也相信,能養出冠軍神豬供奉義民爺,是光宗耀祖的一件事,於是,把養豬當成是在侍奉雙親,讓牠吃好、穿好、睡好,照顧的無微不至,延續到現在卻變了調。

以灌食器強迫灌食神豬。

紀錄片導演林瑞珠耗時2年,走訪近20處神豬農場,希望呈現台灣特殊的「神豬文化」。她發現,飼主為求冠軍,以灌食器強灌餵食豬隻,另外為了避免消耗脂肪熱量,豬隻還會被限制行動,胖到正常體重的好幾倍,連站都站不起來,等到比賽當天,五花大綁來「祭神」,最後被割喉致死。

神豬比賽的初衷,是為了感恩祖先,現在卻遭質疑是虐養酷刑,動保團體一再檢舉,卻被主管機關農委會畜牧科打回票,認為神豬飼養戶這樣做,是懷著「虔誠敬意」,無法認定是惡意虐待。不過,環境法律人協會秘書長林仁惠拿出「大法官會議490號」解釋,「民間不能假借宗教民俗名義,進行動物虐養」,認為是農委會曲解法令,消極不作為。

上萬隻黑鯛魚被流放大海

傳統祭祀用動物來祭天祈福,透過「大小」、「重量」,甚至「金錢」形式來比賽誠意多寡,而宗教團體鼓勵信眾「購買」物種來「放生」,又是另外一例。

2014年1月25日,宗教團體在高雄旗津海灘,進行萬隻黑鯛魚放流,數萬隻黑鯛魚驚慌地被裝在水桶內,從信眾手中一直傳遞到海裡,他們相信透過放生,可以國泰民安、消災解厄。

就在放生同時,有學生團體在場外集結抗議,認為這種放生造就養殖與捕捉市場,而且沒考慮原始棲地狀況,放入不適合的物種,將導致生態危機。

放生造就養殖與捕捉市場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也指出,魚類放流時,應該要注意水溫、水質,而且魚也在動保法規範裡「民眾不得對牠們有虐待騷擾,讓牠產生緊迫的行為」,他認為,宗教放生改變物種原來的天然分布,『「逆天」這件事,不正是佛教團體很不喜歡的概念嗎?』顏聖紘說。

把白文鳥塞入神像悶死,廟方出面致歉,允諾會有其他替代方案;過去曾舉辦神豬比賽的廟宇,現在也以「神豬撲滿」或「米粉神豬」,實踐心誠則靈;也有宗教團體贊助野生動物傷癒及野放計畫,將護生概念與保育相結合,顯示古禮信仰也有變通空間。而信徒們若對神明救苦救難、廣度眾生的精神 「真心崇敬」,是不是也應該屏棄或制止,虐待動物的行為。

將護生概念與保育結合才不會違背本意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