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綠色人物專欄「30而綠」系列將介紹新生代綠色人物。他們大多出生在社會經濟相對開放、豐足的70、80年代,有人從事環境教育工作,有人回到田野默默耕耘,也有人成為台灣環境組織中堅分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麼樣的生命歷程,促使他們在離開學生身分後,選擇走在環境運動的路上?背後又是什麼力量支持他們堅持走下去?
配合今年地球日主題,本月「30而綠」帶您認識著力於能源議題的綠色人物──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趙家緯。
四月初的夜晚,台北的立法院外沸沸揚揚,為了兩岸服貿協定爭議,青年學子與社會人士包圍立院已超過兩週。我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常務理事趙家緯約在鄰近的咖啡館,分享他的環境公共參與之路。
與環工領域的生命初遇
1981年次的家緯,臉上有著乾淨的書卷氣息,母親是小學老師、父親是職業軍人。1990年代,台灣社會面臨強烈的改革聲浪,國民黨以增額立委為主的少壯派與當權派發生鬥爭,隨後成立新黨,並結合當時的改革力量,成為政壇的第三股勢力。小學的趙家緯跟著父親閱讀新黨發行的雜誌,字裡行間有許多對時局的評論、對當局的質疑,「我的家庭並未帶我認識環境議題,但公共議題的啟蒙倒是從這裡開始。」
趙家緯國一時,從書本中認識「環工」這個領域,書中介紹的環工人物趙少康,正好是趙家緯小時候在新黨的刊物中常看見的名字。1996年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李登輝在趙家緯國中的母校舉辦造勢晚會。結束後,操場上滿地垃圾,當時他在全校的班長會議上,質疑總務主任「為什麼可以把這些垃圾丟給我們掃?」敢於質疑權威的性格,當時就顯露端倪,幸而軍教背景的雙親尚稱開放,並不特別制止。
考上雄中以後,趙家緯在學校,看到成大第一屆環境生態研習營的招生海報。基於先前的零星印象,讓他對環工領域想認識更多。四天三夜的營隊當中,討論了當時如火如荼的濱南工業區開發案、參訪黑面琵鷺棲地七股濕地、焚化爐、水庫等議題辯論。讓他最感難忘的,是當時的大學長、成大環工系學生蘇俊賓,透過許多照片,介紹台灣環境事件的概覽。回來之後,趙家緯開始閱讀相關書籍、注意環境新聞與時事。趙家緯從此立志走向環工領域。
1999年5月的某天下午,趙家緯考完試回家,在電視上看到美濃鄉親赴立法院陳情的新聞。鄉親漏夜乘車北上,來到下著細雨的立法院前。文學家鍾鐵民老師一聲「跪!」之下,鄉民在立委面前,集體下跪,請求刪除美濃水庫預算。趙家緯被這幕嚇傻了,環境議題背後的結構因素、體制問題,全透過這一幕呈現出來。原來,環境問題不是把汙染物處理掉就好。」環境議題中「人」與「權力」的面向從此進入他的認知。
以趙家緯高中的學業排名,選填較熱門的機械、資工等科系,都不成問題。家人知道他志在環工後,由於陌生和誤解,開始動員各種關係勸退,他依然不為所動。聯考結束,在他的堅持下,錄取成大環工系。
環工系學生的小革命
上了大學,趙家緯才發現,系上課程幾乎都以工程面向為主,於是質疑「環工系不教環境倫理學、不教生態學,怎麼教環保呢?」他開始將內心的不滿足,轉向課餘學習和閱讀,參與環盟、濕盟舉辦的活動。
趙家緯也試著在學校中進行微小的革命。「系上不開這些環境的課,我可以在自己的範圍內落實一些事。」他在主辦的環境生態研習營、環工週裡,加入更多實際議題的思辨,並籌劃環境裝置藝術展,「我們用柱體呈現台灣每年垃圾的堆積高度;在排氣管後面塞滿菸蒂,凸顯汽機車廢氣問題比菸害嚴重太多。」並且邀請記錄片導演羅興階,到校內放映有害廢棄物的影片…透過各種方式讓公共議題在校內參與、擴散。
這時,趙家緯發現自己沒有無法像大部分的環工系學生,選擇一條安穩的路,「比如考研究所、進科學園區或去當公務員,我發現我沒有辦法了。」大學畢業,趙家緯報考台大環工研究所的環境規劃與管理領域。北上後,趙家緯一面修課,一面從講座、活動當中,累積環境議題的深度與視野。因緣際會下,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有了密切的接觸,協助籌辦全國NGO環境會議、翻譯綠盟出國開會的書件,投入廢棄物議題的倡議小組…一次次的志工參與,讓他越來越進入議題倡議的核心。
研究室裡的議題參與者
2006年二月,環保署提出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民間團體也展開相關的回應與討論。趙家緯發現國內對碳排放、碳交易制度等細節和作法相當陌生,於是協助蒐集國外案例,協助提出相關論述。這時候起,他開始一頭栽進能源議題相關研究。2009年全國能源會議,行政院廣邀產官學及NGO代表參與,趙家緯在環團之間穿針引線、整理論述、預想發言重點,讓夥伴們可以拿著整理好的內容,上場跟其他利益團體代表對話,「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經驗。原來我腦袋裡的東西是有用的、可以拿到前線當子彈。」此時,他也透過大量的書寫,在網路平台、報章雜誌等媒體發表文章,針對氣候變遷、能源政策等議題進行大眾溝通。
2009年底,呼應哥本哈根會議的熱潮,遠見雜誌舉辦「尋找台灣環境英雄」選拔活動,趙家緯受到綠盟的推薦,意外獲選,對於得獎,他曾謙稱只是因為自己看起來比較「無害」,這樣的際遇,也讓一直選擇低調的他,漸漸站上運動的檯面。
淬鍊知識成為運動力量
2011年福島核災過後,趙家緯的論述角色更加強烈。事故發生後,台灣人具體地意識到「核災是可能的」,開啟了社會再次理解核電議題的意願,趙家緯也試圖讓大家知道,其實我們有其它選擇。當時他在台灣立報上寫了一篇<非核家園光明之路──核電複合體不告訴你的事>,那是趙家緯第一次試著用找到的量化數據,分析點出「沒有核四也可以不缺電的」替代路徑,和官方的論述作抗衡。
2013年,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出版《核電解密報告》,和官方的核電政策論述抗衡,整個編輯過程中,趙家緯負責方案評估的章節,對台電形成壓力的同時,成為當年309反核大遊行的共同訴求之一。「我一直以為我的東西只能給環團的夥伴在運動論述上使用,但是沒想到在去年遊行的時候,我發現我的東西是可以直接和大眾對話的,而不只是在專業的審議場合裡面。」
「我之前一直羨慕,國外的環保團體在進行政策論述的時候,他們可以委託顧問公司去規劃、估算一條能源路徑的藍圖,但這其實需要許多的資源去支持。你總不可能叫我一個博士生去對抗一個政府委託的、幾千萬預算規模的研究案吧!」資源規模的懸殊曾讓趙家緯感到無力,但這次與綠盟團隊合作撰寫《核電解密報告》的過程,讓他對國內環保團體產出專業論述的能力開始有了信心。
趙家緯有意識地選擇走上學術的路途,在博士班從事能源政策相關研究,並將研究內容反饋到環境運動、拓展議題討論的框架:「這其實是艱難的身份,因為這個學門無法直接將運動當成研究對象,反饋成為學術產出。但議題的發生,確實會支撐、鞭策我,讓我知道自己的研究是必須的,一定要做出來。」
過去,趙家緯一直期許自己,以學者的身分為本位,給與運動的外援。幾年下來,隨著參與經驗累積,和角色變換所帶來的責任,趙家緯開始覺得,光是這樣好像不夠。他不斷想著「到底適合自己的Role Model是什麼?」一路走下來,趙家緯始終認為,NGO必須建立自身的研究部門,才能讓環境運動的發展更為健全:「前年我去美國參加生態高峰會(Eco Summit),裡面有一個議程,討論NGO裡研究者的工作型態。有許多與會代表都是像我們這樣的博士生,畢業後直接進到NGO進行研究工作,對他們而言,這是人生中一條很具體可走的路,甚至是生涯的一項加分。」
幾年下來,趙家緯一次次努力將所學的知識,淬煉成環境運動中可以援引的論述子彈,試著扳動嚴重傾斜的環境決策體系。而一路上推動他不斷摸索、突破自我侷限的力量,終究是高中在電視上看到美濃居民下跪那一幕的哀傷與衝擊。「我希望這樣的事情有一天可以不要再發生。」僅管艱難、儘管窗外正重演,趙家緯仍要用知識的力量提醒你我,只要願意不斷探知及挑戰,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