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
2011-07-18 11:38
萬里無雲的晴空下,東方蜂鷹傲然盤旋,並將雙翅向身後拍擊,好似為一場即將上演的故事喝采。15日晚,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所舉辦的《九九蜂鷹》紀錄片放映暨座談會,在此景中揭開序幕。
《九九蜂鷹》紀錄片的導演李偉傑、台灣猛禽研究會祕書長楊建鴻,和與...
2011-04-29 11:16
繼灰面鵟鷹之後,猛禽春季由南到北的遷移,將進入新一波高潮!位於高雄的鳳山丘陵,28日飛來5000隻以上的赤腹鷹群,數千隻赤腹鷹順著氣流盤旋形成鷹球,然後變成一條鷹河依序往北遷移,場面非常壯觀。高雄鳥會預估5月初還會是過境的高峰。
有別於灰...
2011-03-17 07:20
一年一度的春季猛禽過境場景,悄悄地在高雄鳳山丘陵上空揭開序幕,並將逐漸進入過境高峰期。在重工林立的南高雄,此景更顯難能可貴,然而隨著國道7號開路計畫即將劃過這塊棲地,引發當地民間團體憂心,呼籲政府相關單位重新重視鳳山丘陵多元價值。
首批過...
2010-12-13 21:14
「再不搶救,孩子們以後看不到老鷹抓小雞畫面了!」屏東縣勞工處專員劉貴仁兩年多前發現台灣黑鳶(老鷹)數量銳減,展開搶救行動,在屏東縣三地門達來村復育;如今達來村黑鳶成長近一倍,全台黑鳶增至300多隻。
中山大學研究所畢業的劉貴仁念海洋科學,...
2010-12-06 09:38
首度主辦的「2010南方鳥類論壇」落幕,國道7號規劃路線經過鳳山丘陵,破壞過境保育類猛禽的夜棲地,成為會中焦點,鳥類保育人士呼籲中央應變更路線或提出替代方案。
由高雄鳥會、高師大地理系主辦的「2010南方鳥類論壇」,邀請屏東鳥會、黑面琵鷺...
2010-11-22 12:31
神秘的林雕,只吃哺乳動物和鳥類、都會區的領角鴞常因人類修樹或棕梠科樹葉落下而導致巢位掉落;追蹤中的灰面鵟鷹最常失去蹤影的地方是巴士海峽...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鳥類,都稱為「猛禽」,牠們生活的神祕面貌都在21日第4屆猛禽生態研討會現形。
研...
2010-03-23 23:55
中央大學與墾丁國家公園2010年3月23日共同召開記者會,公布「猛禽遷徙資訊系統建置計畫」研發成果。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李登志表示,這套系統能夠提早知道候鳥何時來,將利用氣象局的4個雷達站,服務全台灣民眾,可提前知道候鳥何時到達哪裡,方...
2009-07-09 13:53
台灣猛禽研究會去年10月與林務局合作,開始執行「灰面鵟鷹遷移之衛星追蹤計畫」,歷時8個月,5隻裝上追蹤器的灰面鵟鷲中有3隻成功紀錄長達9,000多公里的遷移路線,台灣猛禽研究會秘書長林文宏表示,遷徙路線的模型建置為全球解開灰面鵟鷲的世紀之謎...
2008-12-02 11:34
山東長島候鳥環志中心站最新監測顯示,在長島縣大黑山島放飛的安裝了衛星追蹤器的蒼鷹一個多月來正常遷徙,由此,這些猛禽的遷徙規律有望揭開。
10月10日至10月21日,全國鳥類環志中心科研人員在山東長島縣大黑山島放飛數隻安裝了衛星追蹤器的大型...
2008-11-27 17:47
台灣最大的居留性猛禽──熊鷹,經過林務局和台東野鳥學會四年的追蹤調查,目前全台灣剩下500隻左右,面臨絕種的壓力,主要是棲息地遭到破壞。
俗稱熊鷹的赫氏角鷹,成鳥展翼時150公分至160公分,在生態食物鏈中是最頂端的猛禽;但是對牠的生活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