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 | Page 22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科技

2012-09-12 23:09
  中國疾控中心晚上通報轉基因黃金大米人體試驗事件調查進展,有關研究員現已被停職調查。 中心稱,其直屬單位均未批准和參與有關黃金大米的研究,相關論文所述研究內容也未經中國衛生部審批。針對8月1日刊登在《美國臨床營養雜誌》上的論...
2012-09-12 09:29
大陸國營媒體今天報導,「綠色和平組織」指控中美基因改造稻米研究以大陸農村兒童為試驗對象,衛生當局已展開調查。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表示,在調查期間已有1名研究人員遭到停職。「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上月公布報告,宣...
2012-09-12 05:00
※為什麼有機農業不使用基改科技? 有機農業四大原則之一是「謹慎」,不排斥新科技,但是對於新科技要採取預警的以及負責的態度,來保護環境與今生來世人類的建康與福祉。基改科技會對農作物造成不可預期的表現,可能有害於消費者;對於環境可已經造成傷害...
2012-09-04 09:40
一般藻類會吸收二氧化碳行光合作用,陽明大學研究團隊透過基因調控系統,讓藍綠藻吸附二氧化碳效率增加5成,有效達到減碳效果,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今年8月《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國...
2012-08-30 09:19
珊瑚礁是是許多珊瑚蟲經年累月的生長,逐漸累積碳酸鈣骨骼所形成的,而珊瑚的生殖行為一直以來是許多科學家急欲解開的謎團,但到目前為止尚未能清楚了解其中的奧妙。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9日在國科會召開記者會,發表台灣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及該校...
2012-08-09 09:57
台灣第一個以分子標誌技術研發的台南16號「晶鑽米」正式面市,口感直逼日本越光米,如此非凡成就,為台灣育種技術樹立新里程碑。然而,台灣政府長期不重視傳統育種之優勢,在資源分配向生物科技傾斜下,傳統育種技術常常無法取得資源。 傳統的育種因費時...
2012-08-09 09:55
日本越光米幾可說是稻米極品的代名詞,即使在日本,半世紀以來也難有超越其左右之新種米。最近,台灣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與台灣大學農藝系合作,以「分子輔助技術」,歷經4年時間,研發出「台南16號」水稻品種,米粒外觀晶瑩剔透,米飯口感...
2012-07-25 09:36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聯合國糧農組織一年前宣布,牛瘟已經被消滅,這是人類消滅的第一種動物疾病,這意味著這種破壞性牲畜疾病的病毒不再傳播,只是繼續存在於實驗室中。糧農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7月23日呼籲各國遵守有關全球各實驗室暫停使用活體牛瘟...
2012-07-05 20:20
農委會台東區農業改良場表示,來自原鄉的「小米」,營養價值高於小麥及稻米,場方經過10年努力,終於成功催生出「台東 9號」新品種,產量高、早熟、病蟲害耐受性高。 場方說明,小米有一般穀物中缺乏的維生素A、B1、B2和E等,也含有少量...
2012-06-27 22:39
一項讓污泥減量化、無害化及資源化利用的綜合性新技術—“破壁式污泥資源化處置技術及工程應用”,即“微生物蛋白提取方式的污泥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技術產業化”,近日通過了由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組...

頁面

訂閱 RSS - 生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