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
2012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訂為Mobilize the Earth。
在全球經濟衰退威脅下,環境議題似乎被放到次要位置。但地球面臨的威脅卻不會在我們的忽視下變和緩。為了對抗這狀況,保護我們的環境,現在是動員全球,同聲發出訊息的時候了。我們已經厭倦於那些對於環境保護表面的好聽話了,我們的國家領袖應該從現在起,就將綠色經濟視為未來的經濟模式,並將我們帶往永續發展的道路。
環境資訊協會長期關注我們週遭環境的議題,借此地球日之際推出專欄,介紹國內、外的一些綠色行動,以實際的行動來保護我們的地球。
2012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訂為Mobilize the Earth。
在全球經濟衰退威脅下,環境議題似乎被放到次要位置。但地球面臨的威脅卻不會在我們的忽視下變和緩。為了對抗這狀況,保護我們的環境,現在是動員全球,同聲發出訊息的時候了。我們已經厭倦於那些對於環境保護表面的好聽話了,我們的國家領袖應該從現在起,就將綠色經濟視為未來的經濟模式,並將我們帶往永續發展的道路。
環境資訊協會長期關注我們週遭環境的議題,借此地球日之際推出專欄,介紹國內、外的一些綠色行動,以實際的行動來保護我們的地球。
2004-10-11 16:02
美濃愛鄉協進會倡導反思與終止大壩的興建有十幾年了,我們一直扮演著烏鴉般報憂不報喜的角色,不斷提出大壩對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和自然生態帶來的多種負面影響,但多數人半信半疑,不認為水壩是一種惡。一直到921地震發生,石岡壩崩塌,然後今年夏天兩次嚴...
2004-05-17 05:13
歷年來的地球日,環保團體總不能免俗地召開體檢執政黨環境政策的記者會,然而今年的地球日,在民進黨即將繼續執政4年之 際,一個原本可能流於形式的地球日研討會與政策體檢記者會,竟成為多年以來少見的NGO會師。多個團體遠道而來,一個個的個案報告深入...
2003-05-22 08:50
台灣第一個有歷史記錄的水庫是台南新化的虎頭埤,創於清朝道光26年,是農民為了灌溉需要而設置的。現在台灣本島上已經有了80個大大小小不等的儲水設施,總容量約有22億噸,以南投縣、台北縣及台南縣分佈最多,其中最大的是曾文水庫。這些水庫多數為了公...
2003-05-15 15:04
由於氣候變遷與水土保持的破壞,近幾年來我國接連受到土石流與乾旱的困擾,水資源的管理益發顯得重要。雖然台灣的歷年(1949年-1980年)平均年雨量(2515公釐)高過世界平均雨量,但由於河川坡陡流急,再加上乾枯季雨量差異相當明顯,以至於被攔...
2003-05-08 22:21
水-是我們每天都會使用的民生必需品,一般我們使用的水為淡水,若淡水裡多了一些鹽類,則稱為海水。台灣人對「水」可是又愛又恨,住在海邊的人怕海水倒灌,住在河邊或山坡地的人怕洪水、怕土石流,2001年納莉颱風重創台北市,使得台北市變成一個國際級的...
2003-05-01 13:27
建築水壩,一直是被認定為增加水資源的主要途徑。台灣目前雖然已經有44座水庫,但總有效容量(約21億立方公尺)卻是有限。水庫的總供水量,大約只佔全台灣總耗水量的兩成多,比地下水的供水量(佔三成多)還少,同時也比河川引水量(佔四成多)還少。號稱...
2003-04-17 14:00
「濕地(Wetlands)」是水陸交接之處生態相最為豐富,生產力最高的地區。一般來說,它擁有經常性或間歇性地被水淹沒、高濕度的土壤,以及典型水生植物的三大特徵。依據「拉姆薩爾國際濕地公約」(Ramsar Convention)的定義,不論是...
2003-04-10 12:09
我們都廣泛地察覺自己身處在「全球水利危機」之中,一般相信,這個危機是起源於一種不足-世界的水資源已快用完。但事實上,這危機主要應是不當管理的一個例子,而非全然只是水的不足。全世界的淡水生態系已被築壩、排水系統和抽取地下水等方式以供應無效率、...
2003-04-03 10:13
每年的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今年我們將議題焦點放在女性在水資源利用上的角色。如果你需要更多的訊息,可以閱讀國際婦女節的網頁。
第一次的國際婦女節的慶祝活動起源於西元1911年,從當初數個國家的參與,如今已經是全世界婦女盛事,活動內容包括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