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2日
作者:GreenInside
地狹人稠又想發展太陽光電?除了常見的屋頂型,屏東也曾在八八風災後推動廢棄農地「養水種電」。地面上究竟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大規模安裝太陽能板呢?來看看日本跟新加坡如何活用蓄水池。
- 日本
埼玉縣川島町宣佈2015年將在梅之木古凍蓄水池興建7,550 kw等級的太陽能浮島發電設施,據稱是目前同類型裝置中全球最大。原本是當地農業使用的蓄水池,面積約13公頃。太陽能板約佔一半池面,總面積達7.4公頃(27,456片太陽能光電板),預估年發電量為830萬度,相當於2,300戶普通家庭用電。
土地改良區管理局向系統業者Smart Energy公司收取水面租借費用,Smart Energy公司再將電力售與東京電力公司與日本生活協同組合聯合會旗下的電力公司。
- 新加坡
利用西部的登格水庫(Tengeh Reservoir)設置了總面積達0.3公頃的太陽能浮島,裝置容量2,000 kw、預估年發電量為330萬度,產生的太陽能電力將匯入國家電網。除了發電,太陽能浮島還兼具減少水庫蒸發與抑制藻類生長從而改善水質的功能。
如果這2項計畫能夠成功,對於台灣應該有相當啟發。大型屋頂型太陽能電廠如高雄世運主場館的年發電量為110萬度,但這樣的建案恐不容易再出現。相對地,高雄地區的澄清湖、阿公店、鳳山水庫優養化嚴重,太陽能浮島便可以發揮多重功用。另外像是埤塘之鄉的桃園,也都有發展分散式能源的可能性。
正在秘魯利馬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0次締約國大會,剛公布的全球58國「氣候變遷表現指標」評估結果,台灣排名第54,倒數第8 。發展再生能源官方與民間真的要再多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