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不只休閒娛樂! 全球「騎行者」相約打造宜居城市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自行車不只休閒娛樂! 全球「騎行者」相約打造宜居城市

2016年03月01日
本報2016年3月1日台北訊,林倩如報導

首次於亞洲主辦的2016全球自行車城市大會(Velo-city Global 2016),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彙集各國經驗與交流討論,擘畫城市「再進化」的可能。大會第二天主題為共享與生活型態、第三天銜接產業和經濟連結,第四天則發展設計之變。

從與城市人們息息相關的生活交通角度切入,進一步探討何謂「宜居生活」。除了政府政策之外,納入公眾意見,開放討論制度設計、未來願景,讓騎乘單車的焦點從個人休閒運動,提升到關注公共議題、社會倡議,是城市迎向永續發展的轉型契機。

智慧城市  集體主張

第二天以共享與生活型態為題,「智慧悠遊騎,一種生活方式」座談上,來自印度的Siddharth Padit,任職於國家城市事務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Urban Affairs, NIUA)智慧城市研究室(CIDCO Smart City Lab),先介紹自行車的應用歷史,後串連至國家級智慧城市計畫。

印度雖然沒有自行車相關政策,但素來已有騎行習慣及修補的次產業生態,民間奠定一定的基礎架構。光靠一台腳踏車即可從鄉村移動到城市,乃低收入戶的移動方式;它除了是2人以上的交通工具,藉由低成本的創意能將之改裝成攤販車、計程車等等謀生工具。現約30~50%的家庭擁有一台腳踏車,屬於很重要的資產內容。

隨著人口成長,交通工具之間的競爭,如今更需要建置公有自行車系統。2005年,前總理尼赫魯曾推動全國城市改造計畫(Jawaharlal Nehru National Urban Renewal Mission, JnNURM),把自行車路網納入無動力運輸(Non motorized transport, NMT)項目。到了今天,新任總理莫迪則擘畫智慧城市藍圖,1月選出了首批20個城市進入具體實施階段,中央核撥70億美金預算,自行車亦為建設智慧城市六大任務之一。

印度在Diu島成功打造自行車專用道。圖片來源:NIUA。

印度在Diu島成功打造自行車專用道。圖片來源:NIUA。

ECF研發總監Kevin Mayne,自七O年代因危險交通導致嚴重死傷事故,民眾憤怒群起抗議、引發變革迄今,自行車產業創造歐洲60~100萬個就業機會,每天有4,000萬人騎自行車,第一階段革命已經完成,但任務尚未結束!對騎行者(cyclist)來說,環境仍不夠友善,相比汽車,有如弱勢的道路使用者。

所以,此刻正是一個轉捩點,如何維護交通安全,並又保障到騎行者的安全,必須緊盯針對自行車設計的基礎建設,擴大其生存空間的機會。他強烈呼籲,智慧城市往往推崇高科技,做大的計劃,現在不行動,未來將面臨更邊緣化的位置。提出三個行動方向:一、與IT、交通安全、產業、高端製造商合作;二、用人性化的角度去定義智慧城市,加入討論、整合;三、重新自我定義,不只是自行車愛好者,還是積極參與城市脈動的公民。

來自日本Broad Band Tower的大和田廣樹(Hiroki Ohwada)先生說明,透過物聯網(IoT)GPS MAP個人智慧系統的自行車服務,新型移動社會指在眼前。最後,丹麥自行車聯盟(Danish Cyclists Federation)執行長Klaus Bondam補充呼應,單車騎乘的天堂──丹麥,九成以上人口擁有自行車,近40%人口使用自行車上班上學,自行車文化之所以蓬勃發展,靠的是眾人活躍參與公共事務。他強調,推廣必須跟不同領域的人互相合作,唯有集體才能集結影響力。

英國公衛專家Nick Cavill說,自行車是一個可創造雙贏的永續運動。攝影:林倩如。

英國公衛專家Nick Cavill說,自行車是一個可創造雙贏的永續運動。攝影:林倩如。

另一場「騎出優質好生活」延伸切入公共衛生議題,英國公衛專家Nick Cavill認為,在生活裡落實固定運動的人不到10%,而自行車特別是一個可創造雙贏的永續運動;誠然人們擔心交通安全、空氣污染的危害,比起不敢騎行罹患心血管疾病、再減損到經濟效益,各研究報告顯示,無庸置疑,當選擇多做運動,「運動」說是全球挑戰亦不誇張。

宜居生活  操之在我 

29日,一方面銜扣產業和經濟,相關業者齊聚一堂交流情報,產品有所生產才能續繼倡議;另一方面,丹麥單車大使(Cycling Embassy of Danmark, CED)「宜居城市實踐與政策」上午座談場次,則帶來活潑的互動氣氛。CED成立於2009年,是一個結合私人企業、地方當局及非政府組織的合作網絡,旨在促進自行車推廣,且溝通騎行的解決方案與知識。

建築師Riccardo Marini先發表,反思建築師一行,得理解需求,方設計建築,以co-creation為概念,若不與其他領域溝通,忽略以人為本,不過是虛假的效率,就像拉美、中國的發展。一旦超過人跑步最快時速32公里,之後問題浮現,至於何謂宜居?即降低人的時速,步行時速5公里時所有感官打開,越自由、越刺激想像,越多人享受空間,每個人都是神奇粉塵!號召重新奪回街道的時候到了!

丹麥Gehl建築事務所Riccardo Marini生動的簡報,他不多談設計,拋出引人深思的啟發。攝影:林倩如。

丹麥Gehl建築事務所Riccardo Marini生動的簡報,他不多談設計,拋出引人深思的啟發。攝影:林倩如。

丹麥單車大使「宜居城市實踐與政策」座談,趣智對話。攝影:林倩如。

丹麥單車大使「宜居城市實踐與政策」座談,趣智對話。攝影:林倩如。

接著,哥本哈根市技術與環境事務局的Morten Kabell,同樣以宏觀的視野來勾勒宜居。市民想要什麼?答案是,一切關乎自然,重點恆是態度,希望經營優質生活方式及水準,自行車的盛行僅是一個成果。並例舉2014年完工啟用的蛇形自行車橋(The Cycle Serpent),是為丹麥志在成為世界上最佳自行車城市的大膽嘗試兼成功典範,包括讓開車族改變行為,八年後可回收成本等正面成效。

又為了爭取2025年實現碳平衡之都的目標,汽車勢必得退出城市。他笑稱,其實不完全為了環境保護,市民希望省事,而自行車證明了節省時間成本、速度更快的便捷性,環保成了附加價值。說到底,確立自行車方便的利益,自然吸引廣大使用群。

Morten再以路易斯女王橋(Queen Louise’s Bridge)分析公共空間的新形塑,橋面設計自行車道後,使用者出現了,相約橋上、休憩,社群空間被打開了,自行車作為一種工具、方法,刺激思考行為的模式。

末一場「智慧與宜居城市設計」綜合座談,荷蘭建築師Francine Houben表示,移動性一直是她設計的核心,優先次序第一是人、其次地方,第三需求。而建築師Riccardo再次生動言表,越多道路,越多車;越多自行車專用道,越多騎行者;越好的公共空間,越好的公共生活。城市的宜居,你要發出令人不可抗拒的邀請。城市的進步,沒有一蹴可及的萬靈丹,打造政府民間對話的平台,溝通、溝通、再溝通。

世界銀行的都市顧問Julia Nebrija則傳來馬尼拉的消息,未有自行車支援體系,發展中大城市的危機總相似,城市進程太快,微型交通網絡跟不上,不過,仍具一定潛力開發。

自行車倡議  路上你我他 

大會第四天議程聊設計之變、談各國情況,「社會總動員─自行車倡議的力量」邀請六位講者,分享倡議遭遇的現實,騎行文化是否暢旺,往往民主條件是關鍵因素。中國唯一的自行車NGO組織──「拜客│Bike」來自廣州,2010年創立,創始人陳嘉俊提示四個策略:發聲、行動、媒體操作、積極與官方溝通;畢竟在中國,政府握有資金和權力乃不爭事實。他也說,西方自行車從不多到增加,相反地,中國從腳踏車大國到淘汰自行車,迅速擴充城市尺度之下,道路越大、點到點距離加越長,均對自行車的普及造成種種後天限制,但幾乎很難去抵抗這股強勢推進。

巴西自行車聯盟會長Andre Geraldo Soares則補充最新資訊,國家都市移動政策(National Urban Mobility Policy)自去年4月公佈實施,規定超過兩萬人口的城市必須提擬交通規劃,亦得含括自行車,然70%城市未依法行事。因此,相關自行車NGO除協助政府推動該法,也企圖接觸30個大小不一的城市加入聯盟等團體發起的全國計畫(Urban Mobility Plan),由下而上響應,提供個人化騎行的諮詢服務:技巧、資源、指南、法規、資料庫、網路工作坊等等,今已有十個城市加入。

「社會總動員─自行車倡議的力量」,西方、東方經驗交流。攝影:林倩如。

「社會總動員─自行車倡議的力量」,西方、東方經驗交流。攝影:林倩如。

德國出生、移居英國20多年的倡議者兼學者Katja Leyendecker女士,闡釋學界需走出象牙塔,和倡議走在一塊,完美搭配。不要質問人們為何不騎自行車?而要傾聽,希望在何種環境裡騎乘?讓包容性的自行車文化轉變為常態思維。倡議者的訊息要更團結一致,更清楚、和諧,並引入學界論述,把故事講好,宣揚傳播才有效率。她提醒,當代倡議者的姿態得更堅毅、具韌性,且逢政治情勢丕變時能彈性因應調整。

愛爾蘭出生、在紐西蘭以孩童上學之路的安全性著手推廣自行車文化的Will Andrews,坦言沒有很成功。所屬CYCLING ACTION NETWORK、Ireland's National Cycling Lobby Group為志工型結構,組織架構及財務來源仍不穩定,即使如此,戮力十年熱情不減。

台灣代表旅遊部落客──業餘男孩(Amateur Boyz),活力十足擅長影音製作,他們洋溢青春前進揮灑,自己的單車路線自己找!亞洲經驗還包括馬來西亞的Jeffrey Lim,2014年推出吉隆坡騎行樂腳車路線圖,Bicycle Map Project也是仰賴志工熱心協作繪製,他形容,馬來西亞少有騎行文化,或覺得騎行者的社會地位較低,心態一時很難變改,便從揪團慢慢開始,恢復看地圖的習慣。

團隊進行一系列嚴謹的現地調查以標示路線,同時也做居民田野訪調,尋找休閒之外的意義,是為所有人做的地圖!一個拋磚引玉的動作。

吉隆坡騎行樂腳車路線圖。攝影:林倩如。

吉隆坡騎行樂腳車路線圖。攝影:林倩如。

倡議行動有順利常挫敗,Katja女士回憶自己從流行自行車文化的德國到英國北部定居,本也以為因自行車之於象徵低等身分的聯想,判斷當地社會沒可能興盛起來;所以,自行車不僅流於休閒樂趣,必須傳達一種強烈的信息,從社區工作、政治倡議兩方面雙管齊下,塑造支持性社群的氛圍。

 

作者

林倩如

唸的是跨領域藝術和社會發展,而仰望著山野、也想奔向大海,書寫、行動、環境、多元差異文化,追求自由的移動,深邃回應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