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金恩國中的「由種子到餐桌」計劃(下) | 環境資訊中心
五穀雜聊

美國加州金恩國中的「由種子到餐桌」計劃(下)

2006年12月07日
作者:舒詩偉(青芽兒永續教學中心主持人)

「食材園」教室

「食材園」座落在校園東邊;它是將原本柏油地打掉,重新整建出來的。在園中可看到整個學校;再往下望,則是舊金山的灣區以及架在碧海藍天之間的金門大橋。

一、設施

「食材園」,不只種有當季的蔬菜、花草、瓜果,以及果樹,它還有其他相關的設施:

1.種苗間:培育當季的蔬果種苗。

2.蚯蚓房:分四層,協助處理菜渣、製造堆肥。它另外也可做為生物學觀察的教材。

3.雞舍:飼養的鴨隻,白天放出,晚上回籠。鴨群可鬆動土壤,清理蝸牛,生產肥料;雞蛋也可做為食材。

4.露天堆肥區:把菜渣、落葉、草桿、馬糞等攪碎,依分解程度分極為四個區,製造園中所需肥料。

5.野餐長型工作桌:師生可在桌上處理作物的分類、包捆或做討論。

6.洗手抬:洗手、清洗採收的蔬果。

7.簡易瓦斯爐灶:可放在桌上燒菜、煮蛋、燉菜,或用來燒製植物染材料。

8.烤爐:可烘烤比薩、麵包或玉米等。

9.工具架:置放農藝工具,以及30雙長靴。

10. 「羅瑪搭」遮棚架:仿照蜘蛛網方式搭建,爬滿爬藤。夏日可防曬,冬日則讓陽光洩下。「羅瑪搭」可容納全班師生40人上課討論,在週末假日或放學後,它也成為社區居民的「活動中心」。

這些設備,也不是一蹴而成;而是一步步視狀況添加起來。絕大多數材料,也是把學校現有的「廢棄物」再利用。

二、教學活動

金恩國中學生,有三年都會與「食材園」發生關係。但六年級新生要進入園中學習、勞動,不是一下子就進去,而是有個暖身的過程,讓新生逐漸熟悉菜園。

1.暖身過程

這可分三次活動。第一堂課,是由園藝老師分別到六年級新生的課堂作介紹,焦點放在「尊重」這觀念。大家討論在園中,怎麼做才會對人、對事、對環境、對作物有尊重之舉。然後學生品嚐田園中摘下的新鮮醋栗。

第二堂課,則是帶學生到園中,依設在園中各處、已編號的、約40個卡片,按號來尋寶。各卡片上都有個提示,如: 「觀察一棵植物或有趣的事情」、「用五官來感受這兒」、「摘一粒小蕃茄,吃下去」、「聞一聞天竺葵」、「觸摸葉片」、「數一數向日葵花中的種子」……

這種按號尋寶活動,可讓學生依自己節奏來探索、熟悉整個菜園。

第三堂課,仍是在「食材園」中。六年級生會在園中採收七年級學生於春天為歡迎他們而種下的玉米。大家一起烤新鮮的玉米,共同品嚐。這種玉米迎新,已成學校的傳統。

2.菜園中的一天

在正式進入「食材園」教室後,每次90分鐘課程,可分三個階段:

(1)集體簡介

學生、課堂老師與園藝老師等共40人首先聚在「羅瑪搭」涼棚下,由園藝老師把寫在白板上當日所需做的四、五項工作,做簡短說明與討論。而且也會提出「每日一題」,讓學生在勞動時,能專注在一些議題上;如:「指認一株冬眠植物的名字」、「如果想做一道菜,會用園中的些材料」等等。

(2)分組勞動

然後學生自己決定當日想做的工作。形成小組後,各組由一位成人交工帶著進入菜園。義工老師會對成員做更詳細的工作解說,介紹工具使用的方式。

學生走向工作架,換上靴子、戴起手套、圍裙,取下農藝工具或採收籃。在園中經常性工作包括:攪拌堆肥、堆菜圃、採收作物、耕種、播種、移株、園藝,以及食物料理等。在課程中,學生可暫停工作,去飲水。但得先向老師提出,才能離隊。

在園中,也鼓勵學生嚐試各種蔬果,現採現吃。有些是老師指定的,有些由學生自行探究。

(3)經驗分享

下課前20分鐘,園藝老師搖起鈴鐺。這表示要準備清理工作。老師會教導如何用沙、用油來清潔、保護工具,如何把工具歸類,放回定位。

之後,再回到「羅瑪搭」,圍坐一圈。回想當天的工作與經驗分享。學生也輪流回答「每日一題」的心得。下了課,並不表示事情結束。學生得在隔日,於「菜園筆記」中寫下自己所經驗到的、想到的,與大家共享。

菜園筆記

「菜園筆記」也是「食材園」教室的一個課程。學生在園中觀察、勞動、學習後,需要能夠沉澱。另方面,課堂老師透過筆記,也可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狀況。

以下是「筆記」中的一些內容:

「初步印象──我真喜歡這菜園,它真是有趣極了。我們大伙坐在羅瑪搭棚下,感覺真好;我們是在大自然中。我也喜歡按號尋寶,我找到卡片,跟著指示。有些叫我試吃,我也吃了。我很喜歡木莓的味道。我簡直被釣住了;根本不想離開。有些叫我去聞,我也聞了聞 ,薰花草味道真好。」(馬蒂)

「我們昨天去了菜園。我這組同學在收集樹枝後,搭了竹籬笆。在籬笆邊種玉米的地方 ,有種我認不出來的植物。他們叫它覆蓋性作物。它根部緊緊深入土壤,避免土地流失。它也吸引許多對菜園好的益蟲。它更保護土壤,防止陽光中的紫外線。不僅這樣,它還提供肥料,讓土壤肥沃。我們也看到了蝸牛、小瓢蟲、蒼蠅、黃蜂等等。」(傑森)

三、課程之二「秘密基地」

學生到園中選一塊自己的小基地,不讓別人知道。然後,在自己的「秘密基地」感受與觀察其中的任何變化或不變。之後,把心得寫在筆記本再於課堂上與全班分享。

這堂課,主要是希望學生對自己「秘密基地」的選定與逐漸的熟悉方面,能具體領悟到四季的流轉與輪迴;另方面,也引發學生與自己「基地」的情感。當然,這其中前提是:學生在現場時要專心體會、思索,而不適合與其他人交談;另外,應尊重「基地」自然生成方式,而不適合更動其中任何細節。

去基地前,老師會寫些提示,讓學生有較清楚的觀察方向,也能在筆記與全班討論中有更具體的內容。一些提示,譬如:「你為什麼把這地點當作秘密基地」、「儘可能用各種感受來形容你的秘密基地」、「請至少用十個形容詞或句子來說你的基地」、「為你基地上的某件事務,像:一棵大樹或一粒小圓石畫張圖」、「舉出你的基地,從上次到現在,五種以上的變化」……

餐廚教室

在「食材園」南邊有座小平房,是餐廚教室的所在。餐廚原本不在這兒,而是在1935年蓋的西邊大樓內,但陸續幾次地震後,在2001年遷到這有40年歷史、但又經年空著的房子。在室內,由刻意設計朝北開的窗戶,可看到菜園;這把季節、作物與食物的關聯同時串了起來。至於餐桌、工作架、櫃子等全是把原來餐廳的老材料再利用,重新組裝,上漆而做成的。把材料回收、再利用,使環境變的美麗、豐富,這是整個規劃的重心。而也正是這種創造性,這座餐廚教室也獲得「國際設計刊物」2002年在「環境類別」的「傑出設計獎」。

設立餐廚教室,主要也是完成「由種子到餐桌」計劃的下半段;讓學生對食物系統有個完整的體驗學習。

但在這部分的重點,是食物與生活的關係。一方面,讓學生在對菜園採收的食物的料理學習中,結合了文化、歷史、語言、生態、生物等課程。另方面,多種各國的食譜,也讓學生有機會製作與嚐試各種風味的可口又營養、又是時令的菜色。

而餐廚教室不僅用來教學,它還可成為學校對內、對外的各種慶典、祭祀活動的場所;如:「親子寫作之夜」、「英語學習者晚餐」、墨西哥的「逝者之日」等等。

 一、設施

在餐廚教室中,除了櫃子、木架、桌椅外,鍋婉瓢盆及餐具是一定有的。滅火器與急救箱,當然,也一定跑不掉。至於電器用品,則儘量少用。這主要道理,是想讓學生學習到自然料理的技能。

 二、教學活動

在這室內教學仍然可分兩個階段:

1.暖身過程

這主要是在第一堂課,讓六年級新生對整個環境、設備有初步的認識。

約30名學生隨課堂老師進入教室。首先是把隨身物收好,換上圍裙,洗手,然後再聚到大長桌邊會見餐廚老師。

然後學生分成三組,各組伴有一位成人義工,做現場「旅遊」,察看爐子、煎鍋、烘爐、洗碗機等,了解桌子、雜貨、料理器材、調味料的地點;明白如何來安全及負責地清理食物、刀叉碗盤。這一切都在現場做解說、示範,且隨問隨答。「旅遊」結束,學生得填寫「隨堂簡答」;以便掌握他們對教室規矩與活動過程的了解程度。

之後,則是「味覺開發」的品嚐活動。學生試吃時令水果,如:各種品種的蘋果或梨子,分辨其中不同的味道與口感。或把由園中作物製作出來的各種口味的沾醬,配合麵包,品嚐其新奇之處。

最後,全班再度在桌邊圍坐,與餐廚老師做隨問隨答的討論。

2.料理與分享

在正式90分鐘勞動課程中,學生隨課堂老師安靜地輪流進入餐廚教室。然後進行換上圍裙、束髮、洗手這道例行儀式。

首先由餐廚老師介紹當日菜單、食材及料理方式。然後分三組,每組有成人義工伴護,開始在一定時間內料理或是園中採收、或是在地小農生產的新鮮、有機食材。另也有學生負責佈置餐桌:擺上桌布、刀叉碗盤,瓶中插上園中摘的鮮花。

學生在做這些事時,往往十分高興。看到新鮮美麗的蔬果、翠綠的豆子、金黃的玉米、鮮紅的蕃茄等,親手把麥磨成麵粉來做出香噴噴的餅,把食材加上佐料變成各國風味的可口菜色;這是種心花怒放的學習過程,以及足以傲人的成就。

然後大家坐定,共同享用集體勞動的成果。當然,一些基本禮儀也得遵守:協助傳遞食物,等人人都分到食物後再同時進食,參加團體討論等。

用餐時,原本沒什麼團體討論。但在察覺學生容易私下閒扯後,用餐方式重新調整,改為主題式聊天。如:「你做了父母,會怎樣來養小孩」、「你如果變成知名人士,你希望自己是因哪一點而聞名」等等。

這種做法,一方面引發學生對各種議題的感受與意見,另方面也是種生活學習上的交流。

餐畢,課程還沒結束。鍋婉瓢盆得清洗、歸位、廚餘得分類回收,帶到園中做堆肥……這些都是集體責任。

一切定位後,下課。學生們回去寫下自己的「餐廚筆記」。

餐廚筆記

人的經驗是會累積的,但經驗多了,也未必就代表更成熟。這其中還得有個過程:經驗整理與沉澱。經過理性的處理,人才能不斷的由經驗中逐漸提昇。經驗的整理,可以靠自己反省、檢討,可以與親友交談,可以用日記方式寫下來,做澄清。「由種子到餐桌」計劃,則要求學生在筆記中記下自己的經驗、想法,而且與大家共享:相互切磋,共同成長。

以下兩則,是學生在餐廚教室後的筆記:

 「昨天是我們在餐廚教室中最後一堂課。晚餐很好,即使我們這一桌的同學很皮;但我們仍表現得很好。在過去六週間,我認識並學會使用廚房中的所有工具。我想說的是:剛開始,我以為在廚房中會很無聊,但後來發現真是有趣。我喜歡庫克老師跟我們講怎麼來做飯,怎麼來切菜。我從沒做過餛飩湯。我認為餛飩湯,還有菜包是我最喜歡的兩道菜。

我請庫克老師給我份餛飩湯食譜,她了給我。我希望我們(我媽媽與我)有一天也來做餛飩湯。」(伊莎貝爾)

「多樣性是指有許多的差別。它也是指:像在這學校,每件事都是多樣的。蔬菜也是這樣,還有蕃茄也是各式各樣的,但它們就像我學校一樣,大家相處的很好。」(肯特)

課堂教室

光有了園藝與餐廚教室還不夠,這還得配合上課堂教室,才足夠完整,達到了可持續性。

學生親身在園藝與餐廚的勞動,可為課堂課程帶來豐富 、生動與具體的內容。至於課堂中一些自然科學、人文或通識課程的基本觀念,如:社群、永續、多樣性、責任、網絡、系統、循環、流轉等,也因師生集體在戶外的活動經驗,有了更深刻的體會與認識。這是種相互關聯、相生相成的學習關係。

結語

在看到美國一些小城鎮中,學校、社區與專業力量相結合,推動出「由種子到餐桌」計劃;以學校為起點,來帶動起後生新的勞動—學習教育,推展學校與社區一體,促進地方生態與社區經濟的並茂,支持在地小農有機產品的行銷……

我們也會回想到台灣,尤其是在農村中的中、小學校,想到地方上許多的文史、環保、社造團體或工作室,想到在許多農村中農藝高超的農友。有如此厚實的基礎,我們可以一起來開創一些永續的可能?!

【上期回顧】美國加州金恩國中的「由種子到餐桌」計劃(上)
美國加州有一所金恩國中,十年前在居民與學校的合作下,基於對地方生態的考量以及協助在地小農的有機生產,推動了一項「由種子到餐桌」計劃……

※本文轉載自青芽兒雙月刊第8期

※本專欄與青芽兒永續教學中心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