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可以不一樣】GDP,我們分手吧!(下) | 環境資訊中心

【經濟可以不一樣】GDP,我們分手吧!(下)

2012年06月06日
作者:林奕均

※ 編按:上篇文章介紹了GDP的內涵和其缺陷之處,既然光以GDP做為衡量國家進步、國民幸福與否的指標不夠力,那麼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呢?它們各有何特點?有可能取代GDP獨大的地位嗎?且看今日專欄。

三、除了GDP,我們還能看什麼呢?

其實可看的東西不少呢!光是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網站,就有一堆資料可以查。在罵政府做得不夠多的同時,請想想也許該做的事情他們都有做,只是新聞媒體不報導而已。不多說,進入主計處網站;左列中的政府統計項目:「主計總處統計專區」中有好幾個項目:物價指數、國民所得與經濟成長、綠色國民所得、家庭收支調查、就業失業統計、薪資及生產力統計、社會指標、性別統計、工商及服務業普查、人口及住宅普查、農林漁牧業普查、國富統計、產業關聯統計、其他專案調查。真可謂琳瑯滿目,如果這麼多的項目還沒辦法滿足您的求知欲的話,再推薦另外一個網站:中華民國統計網的總體統計資料庫,這裡統計資料更多,也分得更細;包含教育統計、衛生統計及環保統計。而且還可以任意選擇查詢的期間(年份或月份),可以繪製圖表,也提供了許多編輯與計算的功能,對查詢者來說是個非常方便的寶庫。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專區畫面。圖片來源:行政院主計處網站http://goo.gl/zbfD5

既然有這麼多的資料可以查,那還有什麼好顧慮的?GDP可以丟進垃圾桶啦!不對,實際考量一下,會發現問題就在於「這麼多」的資料。還記得GDP最大的優點嗎?不囉唆、不廢話、簡單的公式,本質上與經濟成長是一體兩面,拿來檢視政策與傳達民眾訊息,再方便不過了。要是捨棄GDP,政府可能要在年度報告花上半天時間,條列一大堆數據,拼死解釋這些數據跟日常生活的關係,最後丟出一個不著邊際的結論:「綜合以上數百項的資料,套用第一條成長公式,今年成長率是負0.6%。但若套用第二條成長公式,則今年成長率是76.5%。」

這問題可大了,還好經濟、社會、政治各方面的學者早就知道,要設計出像GDP一樣能化整為零;又能兼顧到更廣泛的社會與環境層面的指標,是勢在必行的一條路。我們先來看看主計處統計專區裡面,其中一項「綠色國民所得」。

四、誰能取代GDP?

綠色國民所得

又稱為綠色GDP(Green GDP),是以現有的GDP為基礎做延伸,加上對於自然資源的消耗及對環境的影響之考量,以反映經濟發展對於自然資源與環境的利用程度及衝擊效應。由以下的環境體系與經濟體系互動關係圖或可一目了然。

環境體系與經濟體系互動關係圖。圖片來源: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3/bs7/greengnp/1-2.pdf

綠色國民所得的算式也不難,只是將原始的GDP再扣除掉自然資源的折耗以及環境品質的折損,最後再減去環境支出與環境稅,所得出的剩餘值即是綠色GDP。自然資源及環境品質的定義及估算方法都是參考2003年版的聯合國SEEA(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s)。

綠色GDP = GDP -(自然資源折耗+環境品質折損+環境支出與環境稅)

  • 自然資源:舉凡經濟活動所需的原物料及能源,且具有使用利益(或未來可能提供)的環境要素皆是。我國目前有評估的項目為水資源(地下水)以及礦產與土石資源(非金屬礦產資源、能源資源、土石資源)。
  • 環境污染:生產和消費活動所產生汙染可分為空氣汙染、水汙染和固體廢棄物。我國因為土壤及地下水汙染常為以上三種汙染最後的歸宿,所以額外將土壤及地下水汙染也納入評估項目。
  • 環境支出及環境稅:彙集政府與產業界為維護良好環境品質,所投入之環境支出及各項徵收的環境稅相關資料,提供環境維護之資源分配是否足夠之訊息。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一間造紙廠的GDP是100萬,造紙所消耗的森林資源是40萬,排放的空氣汙染估計需30萬的整治費用,而該工廠興建水汙染防治設備花了20萬,所以這間造紙廠所貢獻的綠色GDP就是 100萬 -(40萬+30萬+20萬)= 10萬。

OECD美好生活指數

幸福生活到底如何定義?OECD花費近十年調查,找出11項人們認為幸福生活必須具備的要素。OECD全名為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其前身是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EEC),1961年更名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至今已有34個成員國,對全球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OECD花費將近十年,在2011年5月發表美好生活指數(Your Better Life Index),作為其提出的美好生活計劃(OECD Better Life Initiative)所需用來衡量人民福祉與進步的一套跨國性指標系統。

因為長久以來對於如何衡量人民社會福祉一直存在著各種方法與爭議,美好生活指數的目標即是將一般民眾的角色直接拉進這個系統作為量測方法的主體,並且鼓勵人民去學習參與那些會影響我們生活的政策制定流程。簡單來說,「羊毛出在羊身上」,要了解人民是否過著幸福的生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詢問一般大眾的意見,而若能以這項調查結果去引導各項政策的制定與決策,也是間接提升了人民對政治的參與度。

雖然在統計方法上美好生活指數真的是簡單到不行,用問的就對了。但是難就難在要怎麼問。如果只是一句:「你覺得現在的生活幸福嗎?」,這樣問出來的結果對政策制定可是一點幫助都沒有。這就是為什麼OECD花了這麼久才找出:「究竟有哪些主要因素,會影響人們對於幸福生活的觀感?」。一般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大抵不會脫出美好生活指數所包含的11個項目:

擁有自己的房子、生活品質、環境等都是美好生活指數(OECD)包含的項目○ 自宅供給(Housing):是否擁有自己的房子;房屋狀況是否良好。
○ 收入(Income):薪水、工資、利息、收租費用、公司利潤...等等。
○ 工作(Jobs):是否有正職工作;或是長期失業。
○ 社群(Community):個人人脈資源;交友圈的品質;親人朋友的支持。
○ 教育(Education):教育程度;教育品質;學歷;識字率;閱讀技巧。
○ 環境(Environment):主要是空氣和其他各種環境汙染。
○ 政治參與(Governance):投票率;政策制定的透明度。
○ 衛生保健(Health):平均壽命;主觀的健康狀況。
○ 生活滿意度(Life Satisfaction):主觀的對目前生活品質的滿意調查。
○ 治安(Safety):犯罪率;傷害或兇殺案件發生率
○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Work-Life Balance):工時是否過長、休閒與自我照護時間的比例、雙薪家庭的比率。

GPI真實發展指標

GPI 全名為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真實發展指標。是由國際發展重新定義組織(Redefining Progress) Herman Daly, John B. Cobb 和 Philip Lawn 等人於1995年提出。GPI 的計算方法類似綠色國民所得,也是從原始的GDP總值中將尚未考慮的一些外部成本給扣除掉。與綠色國民所得不同的是,GPI 涵蓋的範圍更廣,其所延伸概括的目標除了GDP沒有計算到的經濟活動之外,更試圖將一些會造成環境與社會負擔;卻反而貢獻到GDP的外部成本,轉化成應當被扣除的項目。舉例來說,因為環境汙染所需額外負擔的清潔費用,會加到GDP的總值裡,但在GPI 中則會被當作成本扣除。

GPI 的核心概念是:商品製造與消費服務的過程會衍生出「成本」以及「利潤」。通常GDP只會把利潤加總,但GPI會把成本給扣除。只要將這個成本定義為任何會危害到社會公益、生態環境、人民健康...等等的行為,則 GPI 計算出來的總值,就能反映出我們為了維護這些領域的正常運作,所額外耗費的成本。這類對於社會或環境具有潛在危害的成本,舉例來說有自然資源的折耗、犯罪行為、臭氧層損害、家庭破碎、空氣和水汙染、噪音汙染、可耕地減少、溼地減少...等等。

HPI快樂星球指數

以目前主流的經濟成長的觀點來看,這或許是最離經叛道的衡量國家進步的方法。原因之一,在於它完全捨棄了我們對物質主義;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與財富的依賴,轉而將人民的幸福與健康以及資源的消耗定義成國家進步的原動力。

HPI 快樂星球指數(Happy Planet Index)是在2006年由英國智庫新經濟基金會(New Economics Foundation)所發表,其核心觀念來自於發明者之一:統計學家尼克‧馬爾斯提出的一個問題:「爲什麽我們以生產力衡量一個國家的成功與否?而不是以其人民的快樂福祉來衡量呢?」。由這個問題衍生出來的答案,再加上環保的訴求,便形成了HPI的目標:「在花費最少地球資源的條件下,盡可能提升人民的生活滿意度以及平均壽命。」

HPI 的公式有點複雜,但大致上是生活滿意度乘上平均壽命,再除以人均生態足跡。以這個大膽創新的指標去衡量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的結果:2006年是太平洋的島國萬那杜(Vanuatu);2009年則是位於拉丁美洲的哥斯大黎加(Costa Rica)。台灣則是在2006年處於第84名。

令人驚訝的是,哥斯大黎加早在1949年就完全解除國防軍備,將國家預算全數挪到諸如健康與教育的社會計劃上。哥斯大黎加2011年的平均壽命是78年,有 99% 的用電來自可更新能源,其政府是最早承諾在 2021 年達到碳平衡的國家之一。也許還有其他因素讓他們成為這世界上最快樂且長壽的國民,但這些政策一定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哥斯大黎加的國家快樂星球指數很高,其將國防預算挪至教育等社會計畫上,人民快樂且長壽。圖片來源:圖片來源:http://www.flickr.com/photos/jetpunk/(符合cc授權)

五、到底該看哪個指標、支持使用哪個指標的政策或候選人呢?

很遺憾的,我還是得告訴你:「沒有標準答案」。這世界上有這麼多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經濟學、社會學、政治、環境生態、統計...等等,這些人早在一二十年前就聚集起來,致力幫人類打造更美好的未來,開發出五花八門的成長指標,然後說:「就是這個!反正不管怎樣,我們就盡力提升這個數字就對了!」。結果到目前為止,還是沒有一項指標夠強大明確,可以完全取代GDP的地位。一方面,我們對於經濟成長等於國家進步觀念的根深蒂固,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當全球經濟蕭條時,大部份國家不是藉此轉型成永續經營模式,反而是鼓勵人民創造更多消費?)另一方面,這些不管是成熟或是開發中的指標,也大多含有缺陷。(GDP當然也有缺陷,我們花了兩千多字在挑它毛病,還記得嗎?)

除了上一節所提的四種較典型的指標外,其實還有其他指標,例如:HDI 人類開發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GNH國家快樂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SDI 歐盟永續發展指標(EU se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ISEW永續經濟福利指數(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等等。

不管是哪一種指標,都會有客觀和主觀的統計資料來源。客觀部份主要來自於政府機關以較嚴謹的方法調查,並進行時間上的前後比對而來,而且這份資料會不斷地被更新修正,所以可信度較高。缺點是精確調查會耗費大量的人力與時間,且一般民眾對於這些數據從哪裡來的渾然不知,缺乏政策的資訊透明與參與度。主觀部份直接以類似民意調查方式從一般民眾抽樣調查,能夠直接並且即時了解人民對社會進步的需求。缺點則是意見回饋會因為年齡、性別、教育程度、文化或工作背景...等等各方面的差異而有不同,如何兼顧所有族群的聲音是一大難題。

另外使用指標來引導政策制定也隱含了一個陷阱:政策制定者可以選擇使用哪一種指標來評估政策效益。舉例來說當某個地方建設專案不但可以為該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可以將對生態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只是會犧牲一些當地居民的權益(例如改變地下水的使用方式而影響養殖漁業之類的),此時使用綠色國民所得來評估這項專案就非常有利,因為綠色國民所得包含經濟產值;包含環境影響;就是沒有包含社會正義。

國家或國民的整體成長發展不應只用單一指標衡量,因為沒有一個指標是完美的,若單以GDP衡量,就像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拼著GDP成長,卻忽略環境以及其他社會福祉。圖片來源:圖片來源:httpwww.flickr.comphotosmicroassist想想看,問題從來就不是:「我們該依循哪一個成長的目標,來決定我們的人生;或是國家的發展是否成功?」;而是:「我們該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然後所有人載著自己的籃子,一起把火車頭開向經濟成長與財富累積的終點,然後撞在一起嗎?」我不知道你怎麼想,就算擁有整顆地球,也不會比跟朋友一起聊天、做菜、玩遊戲快樂到哪裡去。那為什麼我們還要花那麼多心思在GDP成長率上呢?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已經有一卡車的可以根據各種情況,取代GDP的指標。用不著煩惱要把哪一個當神主牌來拜,下次當你聽到政府公佈某項政策,然後在最後來這麼一句:「這項政策的成功,可以提高我國的OOO成長率。」(OOO可以代入GDP、GPI、HPI、BMW、HCG...等等任何政府自以為老百姓都會懂的術語)你只需要這樣問:「為什麼是OOO?OOO的成長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請解釋一下好嗎?」更理想的問法是這樣:「為什麼用OOO?為什麼不用XXX?XXX更符合這項政策的影響範圍啊。」

感謝閱讀,最後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思考一些從未思考過的問題。(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