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糧食日報導(上)
隨著國際幾個重要糧食輸出國因氣候因素減產,糧食危機的意識再度高升。歷經了2007、2008年糧價飆升,對於6成糧食靠進口的台灣民眾,以為只是暫時的狀態,但幾年下來發現糧食價格隨著石油價格,一直都是往上走,氣候因素只是加劇漲幅,讓人們有感。因應這一波糧價飆升,政府除了穩定物價,農委會也一改觀望態度,積極鼓勵農民轉作飼料作物,著墨在生產面。不過政府是否做好了長期應對的準備?
10月16日聯合國訂為「國際糧食日」,正好可以檢視我國糧食安全現況。依據農委會資料,2011年台灣依熱量計算的糧食自給率為33.4%,雖然稻米自給率有108.2%,全穀類的自給率卻只有26.2%,原因出在消費者飲食習慣改變,米飯之需求減少,小麥等穀類自給率幾乎全靠國外進口。在全球糧食短缺與供給不穩定現象應該會越來越嚴重,而且不會和緩,糧食危機仍然存在。
此外,糧價飆漲連帶影響肉品價格,畜產所使用的玉米也是進口的。看似供應無虞的肉品市場,少了進口作物,也會影響畜產業以及肉品市場的價格。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黃淑德即指出,若是將飼養肉品所進口的糧食精算,台灣糧食的自給率可能在15%以下。
台灣不但得面對糧食自給率不足,還必須承認能源自給率0.6%的現實,一旦國際石油價格節節攀升,也影響進口糧食的價格。此外,水資源嚴重匱乏、天然礦產不足。學者早也指出,隨著石油價格,進口糧食漲價已經是常態,氣候因素則決定漲價的幅度,改變農業方式,恐怕不得不面對。
美國發展生質能源、中國都市化 糧價回不去
《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作者、清華大學退休教授彭明輝指出,糧食價格一直都處於小幅成長的,今年更因連續幾年極端氣候重創美國中西部大糧倉,使得生產過剩變成不足,再加上生質作物替代能源的需求,糧食作物供需關係緊張,更加劇漲幅。
美國自2005年即為了能源長遠利用推動一連串政策,包括種植生質作物,發展替代燃料,今年因糧食嚴重歉收生變,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總幹事達席爾瓦(Jose Grazianode Silva)在糧食日前要求美國應立即暫停執行玉米作物用於生質燃料相關規定。但是長久而言,美國發展生質燃料的政策不會變,何況用作糧食以及油料的作物價格差一截,彭明輝說,在利益的誘惑下,窮國只能將土地轉換為油料,石油價格逐漸改變土地用途。
另一方面,去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農產品最大進口國,消費與工業增長推動對大豆和玉米的需求,城市化也使得水與土地資源短缺,刺激農作物價格上升。彭明輝表示,中國需求不斷上升,也更依賴進口糧食,但美國不可能無止境增加糧食生產,普渡大學教授即表示,美國土地使用已到極限,糧食更搶手,價格不會回復。
糧食安全需長遠打算
面對糧價回不去,政府又是如何因應呢?去(2011)年,總統馬英九在農委會舉辦的「全國糧食安全會議」上表示,「糧食安全即國家安全,涉及國計民生及社會治安,」政府應妥善規劃糧食政策。此次會議也訂出2020年糧食自給率將回復到1993年的40%。換句話說,糧食自給率從足以供應100人中的32人生存熱量,提高到40人,其實速度非常緩慢,也搆不上國家安全的要件。
糧食自給率並不等於糧食安全,只是自給率越高越有保障。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蕭代基曾表示,糧食安全是長期問題,不只看現在,還要看40年或50年,並做最壞情況的打算,例如一旦國外糧食買不到了怎麼辦?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也認為,為了確保可見的未來買不到糧食,至少應該維持7~8成的生產。
鄰近台灣的幾個國家,糧食自給率也都維持在40%左右,並追求成長。以日本為例,目前糧食自給率46%,雖比台灣多10%以上,仍積極設定目標,2020年時達到50%。
活化休耕卻缺產業鏈結
為了提高糧食自給率,農委會農糧署提出活化休耕地種植黃豆、小麥、玉米等替代進口雜糧。台灣目前休耕地高達20幾萬公頃,占實際耕種農地的1/4,大批農地閒置不生產,政府每年還要撥大筆經費補助休耕的農民,休耕農地不但不生產,還增加財政負擔,十分矛盾。
目前,政府正大力調整休耕農地政策,近日即提出以4年期間活化休耕農地,獎勵措施包括種植飼料、玉米、牧草等,但是對於種出來的作物,卻只鼓勵飼料公司收購,相關的產業鏈仍未見建樹。
不過即使所有休耕農地種滿雜糧,也補不滿每年進口1000萬公噸雜糧的缺口,只有靠調整飲食習慣,包括鼓勵在地飲食、多吃米食,以及減少肉食都是方法,農糧署更具體訂出目標希望國人的飲食能從現在2700大卡,減到2500大卡。
問題本質未解決
目標雖然訂得很漂亮,但到底能不能回應問題的本質,也就是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彭明輝在書中提出6項應變措施,包括研發低投入的農業生產模式(少石油、少化肥、少農藥、少水),以利降低生產成本以及提升糧食自給率,也可減緩糧價對低薪勞工與弱勢者的衝擊。
彭明輝認為,政府至今仍將糧價上漲當做是短期問題解決,只是增加高糧價忍受度,沒有意願也沒有了解問題本質的能力。人民也沒有知覺到問題的本質,以為是暫時性的,於是開始動用儲蓄金,但是,未來30-40年油價只會持續上漲。「把長期問題當短期問題看待,開始使用儲蓄,不斷把問題延遲到最後,是會完蛋的。」(待續,1/2)
【相關報導】
【參考資料】
- 再論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 由糧食安全檢視台灣休耕政策
- 從米食文化到糧食安全
- 糧食安全何去何從?
► (1) 農委會宣布:2020糧食自給率提高到40%
► (2) 糧食自給率低 還有大批農田休耕
► (3) 消失的良田
► (4) 糧食安全 先保有足夠灌溉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