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頭條 | Page 3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新聞頭條

2023-03-29 09:36
台灣企業在2022年度出版了777本永續報告書,創下新高。根據CSRone永續智庫和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書院24日發表的報告,我國有九成的上市櫃企業出版永續報告書,不過仍有宸鴻光電、巨大集團2家營收百大企業尚未出版永續報告。巨大集團則表示...
2023-03-28 16:42
金馬地區發現新紀錄種蜻蜓——藍印蜻蜓(Indothemis carnatica)。臺灣蜻蜓學會表示,藍印蜻蜓自2020年首次於馬祖發現後,採集過程因COVID-19疫情幾經波折,2022年終於順利在金門採集到首隻藍印蜻蜓標本,並在2023年...
2023-03-28 10:36
為搶救原生瀕危植物,林業試驗所訂定「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今年邁向第五年,我國域外保種率也自22%躍升至65%。台灣身為國際植物園保育聯盟(BGCI)成員,也依循「全球植物保育策略」(GSPC)訂定的2020年全球受脅植物域外保種率75%。...
2023-03-28 10:31
全球約10%的高收入人口,製造了近一半的碳排放量,中低收入的人口卻是主要的氣候受災戶。他們的歷史碳排放較少,卻更常因氣候災難失去生計、家園與親人。這樣的「氣候不平等」不只存在國與國之間,也在各國國內體現。 全球不平等研究室...
2023-03-28 10:06
雀鯛是一種珊瑚礁魚,向來有「海中農夫」之稱。牠們會在海中養護一塊塊不到0.5平方公尺的小小「藻田」,靠著藻田養活自己。加勒比海地區有種雀鯛甚至會在藻田周圍「放養」體型細小的糠蝦,用蝦子的排泄物作為藻田肥料。要是有人膽敢動藻田主意,哪怕只是偷...
2023-03-27 17:37
台灣大學昆蟲系教授楊恩誠及團隊今(27日)宣布推出領先全球的「無蜂王授粉蜂箱」技術,只需一片巢脾加上費洛蒙即可達99.9%授粉率,解決蜜粉源不足的問題,更為農民提供比傳統蜂箱高出2至3倍的產量。楊恩誠表示,無蜂王授粉蜂箱使用的義大利蜂馴養度...
2023-03-27 16:37
南部地區旱情嚴峻,災情超越百年大旱。中央抗旱計畫第一次在屏東縣內執行鑿井工程,於屏東縣內新鑿28口抗旱水井,卻因溝通問題引發地方爭議,一度停工。屏東縣府官員受訪表示,抗旱鑿井卻未說明施工內容,也無監控不同深度的地下水情,引發當地民眾恐慌。經...
2023-03-27 15:01
《氣候變遷因應法》今(2023)年2月公布施行,但攸關行政能量的《環境部組織法》草案仍在立院審查。環保署今(27)日表示,為提前擴充氣候工作政府量能,將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率先成立「氣候變遷局」。組織由原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改制,人力由4...
2023-03-27 10:52
全球面臨嚴重的水危機,乾旱、水災、缺乏乾淨飲用水、水資源爭奪戰等亟待解決。聯合國紐約召開三天(3/22-24)的水資源會議,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水行動議程》(Water Action Agenda),與會代表提出近3000億美元的承諾,...
2023-03-27 10:47
為歐盟2030年減碳55%的目標鋪路,歐洲議會上週(14日)通過兩項重要立法,要求更嚴格減排目標。未納入碳交易市場的部門減碳目標從2030年要較2005年削減30%提高到40%,並要求增加森林、沼澤等吸存二氧化碳的量。兩項法案還要經理事會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