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頭條
2018-07-16 16:36
隨著強颱腳步逼近,中央山脈「護國神山」的價值再度熱門。以保育的立場來看,它確實保護了台灣野生物重要的基因庫。然而,光是保護中央山脈保育軸仍不足。4月發布的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中,近千種植物受脅,其中有110種植物生育地就靠近人類活動範圍,由...
2018-07-16 10:55
7月16日是世界蛇日,適逢新北市紀錄片線上影展播出張緯誌導演《後山蛇援》紀錄片,介紹居住在松蘿湖的嬌客——無毒、無攻擊性的白腹游蛇,並探討生態研究者的勞動處境。
2015年拍攝的《後山蛇援》,跟隨時任宜蘭大學蛇類研究室助理方穗銓的腳步...
2018-07-16 10:29
編按:你怕蛇嗎?為什麼蛇會出現在人類活動範圍呢?把蛇抓光就沒事了嗎?每年7月16日是「世界蛇日」,讓我們透過專家說法和研究,正確瞭解蛇的習性,以及和人類領域重疊的原因,學會以明智的方式應對「蛇出沒」。
在「捕蜂捉蛇」業務還背在消防隊身...
2018-07-16 10:28
地球上總計有460萬艘漁船,全球漁業規模之巨大,過度捕撈的情況有所緩解嗎?英國衛報報導,根據聯合國農糧署(FAO)9日發表的全球漁業雙年報告,全球的漁獲有1/3在上桌前就遭浪費,包括扔回海裡和來不及使用就腐爛的情況。
全球...
2018-07-16 08:11
髒空氣、污水、紫外線對肌膚帶來的威脅,讓市面上的美妝保養品無不以「對抗惡劣環境對肌膚造成的傷害」作為廣告台詞,其實,很有可能的是——從清晨起床洗臉的那一刻起,我們的化妝和保養程序也在創造惡劣的環境。
塑膠柔珠被廣泛應用在美妝保養品之中...
2018-07-13 23:24
「Snhy信念樂團」的歌手雅砆鈸告,不但能唱著動人的歌曲,平日也是個殷勤認真的農人。他在田園中保留土地,為了保種而種回傳統作物,把十來種傳統作物保留在他田裡,希望能保留傳統智慧。
「以後氣候變遷,經濟作物種不起來時,就靠這些傳統作物維...
2018-07-13 11:43
向青年學子募集綠能創意的「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13日在台大水工所實驗室舉辦第二屆初賽,共有來自大專、高中職的27組隊伍參賽,將選出10隊前往花蓮南華村的吉安水圳進行實地比賽。
比賽由台大水工所、台灣環盟等環團聯手發起,經濟部能源局、...
2018-07-13 10:07
歐洲議會於今年四月通過的《建築能源效率指令》(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Directive,EPBD)修正案,於7月6日正式生效,並要求歐盟會員國須在2020年三月前制定或修正國內相關建築法規以符合EP...
2018-07-13 10:06
英國獨立報報導,哈佛研究證實,炎熱環境確實會影響學齡兒童、學生族和辦公族的腦部運作。該研究和其他類似實驗的結果顯示,人類在最適溫度下工作表現最好,研究也建議盡可能廣設永續空調系統。
研究指出,在高溫室內的學生,解決問題和記...
2018-07-12 16:14
位於桃園市的太陽能矽晶圓製造廠「達能」,為了節省成本,以合法掩護非法的手法,傾倒多達1000多噸含銅的有害事業廢棄物,上月遭環檢警破獲。
2015年11月,位在台中市梧棲區八德路的空地發出異味,民眾前往探看後發現有千餘桶的儲桶非法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