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台灣之旅 | 環境資訊中心
享綠生活

我的台灣之旅

2014年06月15日
作者:唐賀( 綠色瀟湘環保組織專案總監)

※ 編按:作者是中國環保工作者,今年4月底受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邀請,來台參加「台北地球日」,並造訪台灣多家環境NGO,本文是作者的參訪心得。

唐賀分享淨灘心得。

活動這篇小結是摘自我的行程日誌,前面關於行程的流水日記就不在這裡贅述了,直接把後面的小結列出來,可能閱讀起來有點缺了頭的趕腳,也沒關係了,湊合著看吧!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種種反思才更值得記錄,回顧一下也用萬能的清單格式來進行小結吧:

真心實意,身體力行,專注真正的問題,從自我做起的細節觸動

他們(台灣環保團體)是從自己真正面臨和體驗的問題出發的,他們做一件事情、推動一個環境議題的解決、參與一個環境議題的推動真的是因為這個問題觸動了他們的內心、讓他們真心有意願來面對和想辦法,所以他們自身與問題的聯接是非常緊密和重要的,也就是所謂的痛點,他們是有痛點才做這樣的事情,是跟自己的生活工作家人朋友有真實的聯結才選擇了參與和行動,所以,一切看起來那麼的真實,那麼有切身體會,我覺得這是我們非常欠缺的一部分。

回想到我們的辦公室,真的看不出來這是一個宣導有價值的環保生活的機構的辦公室,因為日常的點滴都看不出來我們真的有對有價值環保生活的理解,沒有感情、沒有和自身的聯結,這說明,我們自己其實並沒有對環保生活的追求、我們自己也沒有真正在過環保生活,從我們自己的衣食住行和種種行為習慣、選擇就能夠看出來,我們自己都從沒有體驗過的生活、又怎麼去宣導公眾選擇它?

中國NGO參加台北地球日活動,體驗環保精彩生活。

本來選擇環保生活就是要比不環保的生活要麻煩,所以這就看我們是否真心願意選擇了。

所以當我看到他們的工作環境、他們的辦公室設置,和我們一樣擁擠,一樣東西特別多,但是感覺很有生機,他們有自己的工作規劃圖,有用心的「打扮」自己的工作區域,我們或許說:「沒有時間啊!哪有時間還去打包什麼的,」但,其實這不僅僅是時間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生活態度,我們的價值選擇。這一點完全啟發了我對工作的重新定位,我們是要從內心出發看是否真的有心意參與環保事業的,我們是真的痛心於現狀、痛心與環境的破壞與污染、痛心於生活中點點滴滴不環保的行為所造成的環境傷害問題,我們才會從真正的解決問題的角度找到最好的可實踐可操作的方法。

Face to face ,人與人

拜訪了幾家臺灣最棒的組織後發現,大家都有非常相似的一點,理念傳播和宣導公眾參與的方式,即使在資訊非常發達的今天,他們依然堅持面對面的傳教式的宣講方式,不論哪個機構,荒野也好,環資協會也好,主婦聯盟也好,綠盟、公平貿易等等,每年都有上百場的宣講會,向普通市民開展環境教育或宣講,告訴大家他們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怎麼做的、大家可以怎麼做。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工作人員為中國NGO說明淨灘事項。

尤其是主婦聯盟的合作社,社員入會的模式、環資協會種子導覽師培訓的模式都非常相似,那就是你一定要參與這個理念傳播的過程,要接受這樣的理念宣導,要經過這個流程、通過考核才可以真正加入進來,寧可少一個志願者、少一個會員、少一個提供資金支援的捐贈者,也不要大量沒有吸收理念的人群加入,就比如慈濟當時募款修建大愛電視臺,有人出資兩億台幣要捐贈,他們竟然拒絕了,他們堅持要很多人一點點、一點點真心的積累,也不要大筆的、個人捐贈;每一個要加入的支持者都是真心瞭解並認同理念的人,這個觀點是多麼的偉大,因為這背後需要太大的代價、太多的付出來支撐了。

藉此我也想到我們的網路發展,是否也是每一個加入的成員都有這樣的歷程,都有接受我們的理念、認同我們的價值觀以後才成為核心成員的?他們都是這樣一點點的做起來的,起初誰又想到今天會發展到這樣的規模、會這樣的成功?他們不知道這樣做是否會成功,但他們堅持自己所相信的東西,用最真誠的心和行動打動了千千萬萬的人,讓公民社會的理念逐漸深入到這些群體、讓更多的公眾得到了來自內心的教育、並參與到真實的、踏實的行動中來。

不求發展的數量和規模如何龐大、但求心意和理念抵達人心,確實是,他們真正做的都是很多很小的細節的事情,而且是要把這些細節和細節裡面所包含的理念一點點傳遞給公眾,他們堅持每一周、每一月重複的宣講和傳播,讓更多的人真實的感受到這些理念。這真的是一個非常漫長又艱難的過程,但他們都堅持下來了,即使可以通過網路諮詢獲取的資訊,面對面的交流又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他們的自然導覽師都非常的專業,他們與機構的成員都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們的聯結已經是情感的共鳴和理解了,這需要多長的時間,只有具備堅定意志和胸懷的機構才會願意付出如此多的時間和成本來建立這樣的關係、來培育可以影響更多公眾的種子志工和自然導覽師,這難道不正是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嗎?我們的問題在於自身根基還不夠穩就要不斷的去拓展版圖、影響他人了,這真的值得反思啊!

謙卑的態度,寬闊的胸懷,理念傳遞的重要

唐賀協助地球日的垃圾分類工作。

另外每到一個機構所受到的對待都讓我很感動,他們也都有自己的事情、有很忙的工作要處理,但是他們會讓非常重要的人(秘書長、理事長、專案的負責人等等)來接待我們,對於他們而言,這種接待本身也是一次宣導、宣講,這個本身在他們看來就是很重要的,這讓看到的是一種胸懷,還有他們本身謙卑的態度也讓我感動。

包括整個這次的行程,環資協會已經堅持做了8年,對壁如姊而言,為什麼要堅持這麼久,因為她覺得這是值得的,這是在培育種子一樣的旅程,張老師一句話就概括了,我們來這裡其實是來培育自己的、是來接受教育的,我們自己都還沒有「被教育好」,如何去影響他人、如何讓其他人跟我們一起去推動改變?對於理念的傳遞和由此帶來的行動改變他們是如此的重視,是非常深入的重視,這足以給我觸動和震撼。到最後,真的,就是感恩。

策略與方法在行動中自然形成;講故事的力量

唐賀和淨灘時撿到的貝和合照對,接著上面的來,雖然都是非常棒的機構,但他們卻很少系統的談論他們的策略、邏輯、框架等等,這些環保領域精英化發展思路下最喜歡談論的東西,他們所體現出來的也不是在呈現、傳播、分析、視角等等層面的強大的能力,他們的力量反而體現在理解的能力上,他們會理解生命中真正的需要,理解自然,理解土地,理解生活,理解生命,所以他們的行動方式就緊緊的圍繞著人和自然真實的需要。

他們在給我們介紹工作的時候,就是在講述一個一個的生命故事,如此生動和有感情,他們堅持自己所認為對的東西,富有情感的告訴我們他們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一點一滴的積累,所以,這樣一梳理就會發現,他們的策略和方法都是在長久以來的真實行動中形成,逐漸有了清晰的思路和模式,但沒有腳踏實地的行動,沒有這些大家共同貢獻的生命故事,也不可能有這些所謂策略和方法。真是生命影響生命啊。

同伴的啟發——行動者的力量

我們到底在做什麼?是否真的關注環境議題?從跟同伴的聊天中也學到了很多。現在環境問題如此嚴重,周邊的形勢也是日益嚴峻,我們關注的焦點是否在這些事情上?所謂的網路發展規模確實可以考慮不那麼著急,而真實的行動參與卻是必須跟上的。

我覺得似乎到了一個糾結的階段,我們需要分析好當前的問題,我們是真的到了規模必須拓展的階段嗎?我們的行動能力是否能支撐這樣一個規模的發展呢?

這個太需要反思了,也到了節骨眼上了,沒有時間再等、再琢磨和猶豫,我們就應該行動起來,面對現實,深入探尋,學習和積累,唯有自身的扎實行動之後,才可去談所謂的支持和陪伴,自己都沒有深入參與過,何來陪伴?何來陪伴的信心和力量?這就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