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飛魚季-傳說中的飛烏 (下) | 環境資訊中心

蘭嶼飛魚季-傳說中的飛烏 (下)

2002年06月26日
作者:江嘉萍

黑鰭飛魚 Cheilopogon cyanopterus

黑鰭飛魚 Cheilopogon cyanopterus/照片由【台灣魚類資料庫】提供

黑鰭飛魚(mavaeng so panid),是飛魚群中的貴族,數量不多,因此,也是最珍貴的魚種。在傳說中,達悟族人必須利用夜晚才能乘著獨木舟、持著火把,前往漁場,進行捕撈的工作。一般而言,捕撈到的飛魚大多都曬成魚乾,之後,再以火燻的方式貯存,以備往後食用。然而,捕撈到的黑鰭飛魚,是禁止用火烤食,若是用火烤食,則會使肌膚長惡瘡。

紫斑鰭飛魚 Cheilopogon spilonotopterus

紫斑鰭飛魚 Cheilopogon spilonotopterus/照片由【台灣魚類資料庫】提供

傳說中第二個飛到長老身邊的是紅翅膀的飛魚-紫斑鰭飛魚(saliliyan或是papata'on)。紫斑鰭飛魚的數量最多,同時,她的肉質也較為細嫩,是達悟族人最喜歡的魚類之一。捕撈紫斑鰭飛魚的方式,便是利用蝦、以及蟹肉作為誘餌,在白天釣她們,而在夜裡捕捉到的飛魚,也有大多數是屬於此類。

另外,紫斑鰭飛魚還是鬼頭刀(魚名)喜歡的食物之一,因此,達悟族人也常會利用紫斑鰭飛魚作為釣鬼頭刀的誘餌。

白鰭飛魚 Cypselurus unicolor

白鰭飛魚 Cypselurus unicolor/照片由【台灣魚類資料庫】提供

第三順位現身的則是白鰭飛魚(sosowohen)。在神話傳說中,黑翅(鰭)飛魚告訴達悟族長老,「白鰭飛魚最先抵達蘭嶼,因此,你們要用銀帽、珠寶迎接她們的到來,並祭祀、祈求她們,賜與你們族人豐收的魚獲。」白鰭飛魚是飛魚群中最先抵達蘭嶼海域的魚種,而且她們很喜歡亮光,但是她和黑鰭飛魚一樣,都是屬於數量較少的魚種。

白鰭飛魚是達悟族人最先可以吃到的魚種,在進行捕撈白鰭飛魚時,必須是在夜晚的時候,絕對不可以在白天的時候,進行釣、捕的工作。

紅斑鰭飛魚 Cheilopogon atrisignis

紅斑鰭飛魚 Cheilopogon atrisignis/照片由【台灣魚類資料庫】提供

最後一位現身的飛魚,則是紅斑鰭飛魚(kalalaw),在所有的飛魚中,她是比較沒有地位的一種魚種。然而,因為她的體型較為嬌小,以致於有些漁民並不喜歡捕捉,但是她卻很適合孩童食用。

另外,她的身上具有黃褐色的斑點,因此,懷孕的婦女是絕對禁止食用,否則會生出容易長痱子的嬰兒。

小 結

飛魚一波波的湧入蘭嶼海域,達悟族人乘著獨木舟在海域上,進行著捕撈作業。飛魚季在蘭嶼島上,持續地進行,關於飛魚的神話傳說,也不斷地透過各種形式,讓在台灣島上的居民得知,讓他們知道有這麼一群人,正依照著過去祖先們所遺留下來的傳統以及文化,過生活。

你看、你看,前面有一群飛魚從眼前滑翔而過……

【文章連載】■蘭嶼飛魚季-傳說中的飛烏 (上) (下)

參考資料來源:

1.本文飛魚照片出自台灣魚類資料庫  http://fishdb.sinica.edu.tw/

2.夏曼藍波安著,《八代灣的神話》,晨星出版,民8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