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岸以有機農法耕種的水梯田,近日已結成金黃稻穗,與太平洋的湛藍相輝映;獨特的「海稻米」景觀,除了是東海岸限定,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李光中也表示,此種生產地景更是兼顧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的典範。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日第一次來到海稻米的原鄉──花蓮港口部落,舉辦《島語‧傾聽》:第九屆環境新聞編輯採訪營,培訓公民記者。在為期4天的活動中,除幫忙農事,學員更深入當地,和部落族人談講在地文史,更關心近幾年延燒的東海岸開發議題。
水梯田復耕緩慢 開發案進度超前
活動第一天適逢變更石梯秀姑巒風景特定區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案小組會議,資深媒體人周富美以此開場,帶入營隊主題,強調原鄉印象,對比東海岸聚集上百萬陸客的場景,指出公民記者居間報導的重要角色。周富美以活潑趣味的方式引導採訪實戰演練,從「部落、人物、動物」的角度出發,讓學員快速熟悉當地人文和生活方式。
花蓮縣吉浦巒文化發展協會總幹事陳英彥(Lafay)受訪表示,政府想在東海岸蓋「山海劇場」以因應大量陸客,為了選址大傷腦筋,甚至動腦要填平石梯坪港。「大海是我們的故鄉,」Lafay說,開發建設應連結部落生活,更應和部落族人進行充分溝通,政府卻都沒有做到,「好山好水為什麼要承受這些?」
「東海岸早期全是水梯田,要是都復育起來就好了!」水梯田復耕推手舒米.如妮有感而發,表示耕種海稻米遇到最大的阻礙,就是人力和政府補助的雙斷層。在場學員也展開熱烈討論,集思廣益各種社會資源,找方法解決人力和經費都不足的窘況。
你是哪一類的土著? 自己的故事自己說
原視東部新聞中心主任兼導播卡造.飛燕表示,部落傳承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一旦不同年齡層出現斷層,重要的部落社會組織就難以維繫,留在部落的人遇到問題求助無門。此時對部落來說,能傳播在地聲音的記者,就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副教授陳順孝則以「土著人類學家」比喻公民記者,表示傳統媒體只能報導冰山露出的一角,而以說故事的方式,秉持人類學家的精神,親身揭露水面下的故事,才能真正引起漣漪和迴響,也是公民記者最大的價值。
陳順孝老師以苗栗大埔和莫拉克風災的公民報導為例,鼓勵大家:「你寫的東西會發酵。」公視記者郭志榮則強調,社會大眾要有傳播的能力。Lafay也鼓勵在場學員,「用手和筆,紀錄這邊的一切。」
原民觀點如何說? 小眾讀者也可以是市場
「國家政策對部落而言是造福,還是破壞?」原視東部新聞中心主任兼導播卡造.飛燕分享報導原民新聞的心路歷程,表示雖以原鄉部落為立場出發,卻仍常陷入情感和專業的掙扎。有學員提問,學校服務性社團進入部落「服務」,是否對當地造成衝擊?立即引發熱烈討論。卡造.飛燕表示,對的事情繼續做,不必太過在意網路上的言論。
陳順孝老師則針對主流提出不同觀點,「小眾其實不小」,提醒公民記者,網路時代反而適合追求小眾,並非往主流靠攏,而公民記者的優勢也在於此,勉勵大家善用資源,找到自己的忠實讀者。
除草、撿甜菜根 農事體驗部落生命力 下次還要來
彎下腰體驗在地生活,也是公民記者養成的一部份。除了海稻米,港口部落居民善加利用住屋附近的空地開闢菜園,此次編採營的學員便花了一個上午,跟著Lafay的指導,為菜園「不藥」除草、採摘甜菜根,以及在岸邊撿拾常用於原住民火鍋的石頭。一路上隨著Lafay的教唱,學員輕哼阿美族傳統歌謠,輕柔的歌聲搖曳在田間與海間,隱約重現傳統生活韻味。
學員也向部落耆老學習傳統木雕和編織手藝,完成2千字圖文報導與專題企畫,在最後一天舉行發表會,並享用原住民傳統盛宴「巴歌浪」,為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部分學員雖然不是第一次來到港口部落,但都表示以後還會再來。來自彰化的高中老師張金墉便說,因為很喜歡原住民文化,才會常跑東海岸。目前就讀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博士班的鍾孟瑾則認為,這裡的女性很有說故事能力,對地方的使命感很強,這樣的生命力,吸引她一再重回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