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視「蛾」不見! 匯集公民力 台灣飛蛾圖鑑資料庫上線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不再視「蛾」不見! 匯集公民力 台灣飛蛾圖鑑資料庫上線

2014年07月31日
本報2014年7月31日台北訊,實習記者曾冠瑜報導

「咦,這是蝴蝶還是蛾?」飛蛾與蝴蝶外型相像,一般民眾不容易分辨;不過現在,只要透過網站,便能輕鬆比對,認識這些偶遇的嬌客囉!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30日召開記者會,介紹此「飛蛾資訊分享站」,該站從今年4月上線以來,已有超過3,600人使用,站內圖鑑包含1,802種的蛾類,是蛾類愛好者和自然觀察家,查詢蛾類物種的重要參考資料。

鱗翅目標本。

台灣蛾類寶島  種類比蝶多4千種

特生中心2011年起在臉書成立「慕光之城─蛾類世界」社團,3年多來累積了由公眾所提供的蛾類影像,與拍照日期和地點等資料,並加以建檔成為「慕光之城蛾類時空分布資料庫」。今年更利用此資料庫,開發出「飛蛾資訊分享站」,將所得資料予以呈現,以回饋所有熱心的資料提供者和一般大眾。

特生中心解說教育組組長林旭宏表示,由於飛蛾的夜間行動的習性與外表,相較於蝴蝶的高知名度,同為鱗翅目一員的蛾類所受到的關注少了許多,基本知識與參考資料也較為缺乏。但其實在台灣,飛蛾的種類比蝴蝶的種類比多了近4,000種,「因此特生中心成立的這個分享站,希望提供大眾認識飛蛾的管道」。

林旭宏標本展示。          甘蔗天蛾。(圖片來源:特生中心)

公民科學家點滴成果  知識公開共分享

由於台灣長期以來蛾類圖鑑相對缺乏且不易取得,尋找蛾名的高門檻常常阻擋了許多想要踏入蛾類觀察的自然愛好者。特生中心從2005年就開始調查台灣的飛蛾種類但是成果有限,林旭宏說,這幾年特生中心常會舉辦像是「慕光之城」這種蛾類科普活動,仰賴公民科學的力量,直到今年7月,社團已請蛾類專家辨識出50科1,802種,占全台灣目前已知蛾種數的1/3以上。

飛蛾資訊分享站。(圖片來源:特生中心)台灣長尾水青蛾。(圖片來源:特生中心)

林旭宏表示,特生中心秉持資料開放的精神,開發了飛蛾資訊分享站。站內設定了多種查詢條件,查詢結果以圖呈現,使用者能一次瀏覽多張圖片,加快搜尋的速度。並且為了志工拍攝作品的智慧財產權,民眾拍攝的圖片會採用連結至臉書圖片的方式處理,來自特生中心的圖片則連結至Flickr的專屬帳號,並以「創用CC」的方式授權予大家使用。

如何分辨蛾與蝶?  觸角透玄機

由於飛蛾與蝴蝶的外型相像,常讓人無法清楚分辨,林旭宏說,要分辨最好的方法就是看觸角,蝴蝶的觸角成棍棒狀,蛾的觸角則較為多樣。

在「飛蛾資訊分享站」裡,大量的飛蛾圖片,讓民眾慢慢觀察,特生中心也期盼大家加入賞蛾行列,為台灣的蛾類保育貢獻一份心力。

如何分辨蛾與蝶?看觸角就知道。蝴蝶的觸角成棍棒狀,蛾的觸角則較為多樣。(圖片來源:特生中心)